公子犹嫌扇力微,行人正在红尘道。
这八句诗单题着炎天暑月,那公子王孙在凉亭上水阁中,浸着浮瓜沉李,调冰雪藕避暑,尚兀自嫌热。怎知客人为些微名薄利,又无枷锁拘缚,三伏内只得在那途路中行。今日杨志这一行人,要取六月十五日生辰,只得在路途上行。自离了这北京五七日,端的只是起五更趁早凉便行,日中热时便歇。五七日后,人家渐少,行客又稀,一站站都是山路。杨志却要辰牌起身,申时便歇。那十一个厢禁军,担子又重,无有一个稍轻。天气热了,行不得,见着林子便要去歇息。杨志赶着催促要行,如若停住,轻则痛骂,重则藤条便打,逼赶要行。两个虞候虽只背些包裹行李,也气喘了行不上。杨志也嗔道:“你两个好不晓事!这干系须是俺的!你们不替洒家打这夫子,却在背后也慢慢地挨。这路上不是耍处。”那虞候道:“不是我两个要慢走,其实热了行不动,因此落后。前日只是趁早凉走,如今怎地正热里要行?正是好歹不均匀。”杨志道:“你这般说话,却似放屁。前日行的须是好地面,如今正是尴尬去处。若不日里赶过去,谁敢五更半夜走?”两个虞候口里不道,肚中寻思:“这厮不直得便骂人。”
【诗句】
公子犹嫌扇力微,行人正在红尘道。
【译文】
公子们还是嫌扇子力量太小,行人们正走在繁华喧嚣的道路上。
【注释】
- 公子:指贵族或富贵人家的子弟。
- 扇力:扇子的力量。
- 红尘:指尘世中的繁华世界。
【赏析】
此诗描绘了夏日炎炎热浪下,公子与行者两种不同的生活状态。诗人通过对比,展示了不同身份人群在高温下的困扰和无奈。诗中“公子”与“行人”两个对立的形象,展现了社会阶层间的差异。同时,诗人通过对“扇”这一物品的描述,反映了公子们对物质享受的追求以及他们的生活态度。而行者则表现出更贴近现实生活的辛苦与无奈,体现了底层人民在炎热天气下的艰辛生活。
【诗句】
这八句诗单题着炎天暑月,那公子王孙在凉亭上水阁中,浸着浮瓜沉李,调冰雪藕避暑,尚兀自嫌热。
【译文】
这八句诗专门描写夏季炎热的日子,那些公子王孙们在凉亭上的水阁中,浸泡着浮瓜、沉李,喝着冰雪藕来避暑,但还嫌热。
【注释】
- 炎天暑月:指炎热的夏天。
- 公子王孙:指贵族、官员等上层人物。
- 凉亭:一种供人休息的地方,通常设在树荫下。
- 水阁:古代建筑的一种类型,多设在水上。
- 浮瓜:用瓜果制作的冰镇食物。
- 沉李:将李子放入水中浸泡以保持新鲜。
- 冰雪藕:用冰雪制成的藕,可以解暑清热。
【赏析】
此诗进一步描述了贵族公子们在炎热天气中的奢侈行为与逃避现实的消极态度。他们通过各种方式寻求清凉,如浮瓜、沉李和冰雪藕,但依然难以消解内心的烦躁和对热浪的不满。诗中反映出贵族阶级的生活方式和心态,与普通人在炎热天气下的辛勤劳作形成了鲜明对比。通过这种对比,诗人表达了对于上层社会享乐生活方式的批判,同时也揭示了普通百姓在炎热天气中的不易和辛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