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早起五更,在府里把担杖都摆在厅前。老都管和两个虞候又将一小担财帛,共十一担,拣了十一个壮健的厢禁军,都做脚夫打扮。杨志戴上凉笠儿,穿着青纱衫子,系了缠带行履麻鞋,跨口腰刀,提条朴刀。老都管也打扮做个客人模样。两个虞候假装做跟的伴当。各人都拿了条朴刀,又带几根藤条。梁中书付与了扎付书呈。一行人都吃得饱了,在厅上拜辞了梁中书。看那军人担仗起程,杨志和谢都管、两个虞候监押着,一行共是十五人,离了梁府,出得北京城门,取大路投东京进发。五里单牌,十里双牌。此时正是五月半天气,虽是晴明得好,只是酷热难行。昔日吴七郡王有八句诗道:
玉屏四下朱阑绕,簇簇游鱼戏萍藻。
簟铺八尺白虾须,头枕一枚红玛瑙。
六龙惧热不敢行,海水煎沸蓬莱岛。
诗句
杨志押送金银担,吴用智取生辰纲。
译文
杨志(杨志是梁山好汉中的人物,擅长武艺)押送着金银财物,吴用则设计夺取了这批珍贵的物资。
注释
- 杨志: 指《水浒传》中的主人公之一,因武艺高强和正直的性格而闻名。
- 押送金银担: 指杨志负责护送的重要货物,即生辰纲。
- 吴用: 《水浒传》中的主要谋士,以其机智和谋略著称。
- 智取: 指的是巧妙而聪明地夺取或得到某物。
- 生辰纲: 指由梁中书献给宋徽宗的一批珍贵物品。这些物品包括金银、珠宝等,具有极高的价值。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杨志和吴用的紧张气氛以及他们之间的智力较量,生动地展现了《水浒传》中的一个重要情节。杨志押送金银担的任务既充满危险也富有荣誉,而吴用则以他的智慧为生辰纲的安全保驾护航。诗中使用了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语言,如“玉屏四下朱阑绕”形容生辰纲周围环境的优美和安全,“六龙惧热不敢行”则暗指生辰纲贵重到足以让皇帝都感到害怕的地步。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人物的个性和特点,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矛盾冲突,以及正义与邪恶的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