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说王婆一力撺掇那婆娘,当夜伴灵。第二日,请四僧念些经文。第三日早,众火家自来扛抬棺材,也有几家邻舍街坊相送。那妇人带上孝,一路上假哭养家人。来到城外化人场上,便教举火烧化。只见何九叔手里提着一陌纸钱来到场里。王婆和那妇人接见道:“九叔,且喜得贵体没事了。”何九叔道:“小人前日买了大郎一扇笼子母炊饼,不曾还得钱,特地把这陌纸来烧与大郎。”王婆道:“九叔如此志诚!”何九叔把纸钱烧了,就撺掇烧化棺材。王婆和那妇人谢道:“难得何九叔撺掇,回家一发相谢。”何九叔道:“小人到处只是出热。娘子和干娘自稳便,斋堂里去相待众邻舍街坊,小人自替你照顾。”使转了这妇人和那婆子,把火挟去拣两块骨头,损去侧边,拿去潵骨池内只一浸,看那骨头酥黑。何九叔收藏了,也来斋堂里和哄了一回。棺木过了杀火,收拾骨殖,潵在池子里。众邻舍回家,各自分散。那何九叔将骨头归到家中,把幅纸都写了年月日期,送丧的人名字,和这银子一处包了,做个布袋儿盛着,放在房里。

诗句

水浒传 · 第二十六回 · 偷骨殖何九送丧 供人头武二设祭

译文

《水浒传》第二十六回,何九叔为死者买了一副笼子母炊饼,未收到钱。他特地烧了纸钱来给死者上坟。王婆和死者的婆娘接见了他,对他表示感谢。何九叔将纸钱烧掉后,开始撺掇焚烧棺材。

关键词注释

  1. 水浒传:古典小说,讲述宋江起义的故事。
  2. 第二十六回:这是小说的某一章节的编号。
  3. 偷骨殖:指偷偷地埋葬死者的遗体。
  4. 何九:小说中的人物名字。
  5. 王婆:小说中的角色名。
  6. 婆娘:对已婚妇女的称呼。
  7. 化人场:古代一种公共墓地,这里特指火化的场所。
  8. 举火烧化:将尸体放入火中焚烧成灰。
  9. 纸钱:祭祀时烧的纸制的冥币。
  10. 笼母炊饼:一种特殊的蒸饼,通常用作祭品,因为其形状像笼子而得名。
  11. 斋堂:佛教或道教寺庙中的素食堂。
  12. 邻舍街坊:邻居和街道上的居民。
  13. 相谢:向对方表示感谢。
  14. 出热:做善事。
  15. 侧边:指骨头的一边。
  16. 潵骨池内:在池子里洒落骨灰的地方。
  17. 斋堂里:指的是僧人修行的地方。
  18. 打发:让某人离开。
  19. 厢房:古代建筑术语,指房屋两侧的房间。
  20. 庵堂:佛教寺庙的一种形式,常用于女居士修行。
  21. 斋堂:佛教寺庙中供僧人吃素念佛的地方。
  22. 斋饭:佛教僧团中僧人吃的简单食物,通常不吃肉。
  23. 庵堂中:佛教和尚们居住的地方。

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水浒传》中一个情节。何九叔为死者买了棺材和笼子母炊饼,却未能收到钱。于是,他特意烧纸钱来为死者上坟。王婆和死者的婆娘感谢他的到来。何九叔把纸钱烧掉后,开始撺掇焚烧棺材。整个场景展现了中国古代社会对于死亡、葬礼习俗的重视以及人们对于逝者的尊重。通过描述人物之间的互动和动作,展示了当时社会风俗和人际关系的特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