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枷铁锁并临头,坐守行监不少休。

天与英雄逢水浒,劫囚行见出江州。

晁盖道:“直如此忙?且请少坐。”两个中间坐了。宋江便叫两个公人只在交椅后坐,与他寸步不离。晁盖叫许多头领都来参拜了宋江,都两行坐下。小头目一面斟酒上来。先是晁盖把盏了,向后军师吴学究、公孙胜起,至白胜把盏下来。酒至数巡,宋江起身相谢道:“足见弟兄们众位相爱之情!宋江是个得罪囚人,不敢久停,只此告辞。”晁盖道:“仁兄直如此见怪?虽然贤兄不肯要坏两个公人,多与他些金银,发付他回去,只说我梁山泊抢掳了去,不道得治罪于他。”宋江道,“哥哥,你这话休题!这等不是抬举宋江,明明的是苦我。家中上有老父在堂,宋江不曾孝敬得一日,如何敢违了他的教训,负累了他?前者一时乘兴,与众位来相投。天幸使令石勇在村店里撞见在下,指引回家。父亲说出这个缘故,情愿教小可明吃了官司,急断配出来,又频频嘱付;临行之时,又千叮万嘱,教我休为快乐,苦害家中,免累老父怆惶惊恐。因此父亲明明训教宋江,小可不争随顺了哥哥,便是上逆天理,下违父教,做了不忠不孝的人在世,虽生何益。如哥哥不肯放宋江下山,情愿只就兄长手里乞死。”说罢,泪如雨下,便拜倒在地。晁盖、吴用、公孙胜一齐扶起。众人道:“既是哥哥坚意要往江州,今日且请宽心住一日,明日早送下山。”三回五次,留得宋江就山寨里吃了一日酒。教去了枷,也不肯除,只和两个公人同起同坐。当晚住了一夜,次日早起来,坚心要行。吴学究道:“兄长听禀;吴用有个至爱相识,见在江州充做两院押牢节级,姓戴名宗,本处人称为戴院长。为他有道术,一日能行八百里,人都唤他做神行太保。此人十分仗义疏财。夜来小生修下一封书在此,与兄长去,到彼时可和本人做个相识。但有甚事,可教众兄弟知道。”众头领挽留不住,安排筵宴送行,取出一盘金银送与宋江,又将二十两银子送与两个公人。就与宋江挑了包裹,都送下山来。一个个都作别了。吴学究和花荣直送过渡,到大路二十里外,众头领回上山去。

诗句释义

1 “方枷铁锁并临头,坐守行监不少休。”

  • 解释: 形容宋江被迫戴上手铐脚镣,被关在狱中不能自由行动。”方”和”铁锁”强调了其牢笼的严密,”临头”则表示形势紧迫和无法逃避。
  • 赏析: 这个场景描绘了宋江因参与梁山起义而被官府追捕,最终落入囹圄的悲惨境遇,体现了他作为英雄却不得不屈服于现实的无奈。
  1. “天与英雄逢水浒,劫囚行见出江州。”
  • 解释: “天”在这里比喻命运或时运,意味着宋江遇到了梁山起义这样的大时代背景;“劫囚行”指的是宋江参与了梁山起义的行动,而“出江州”暗示了他因这起起义行动而被押往江州。
  • 赏析: 这句诗反映了宋江虽身处逆境,但仍然坚持正义的英雄本色,展现了他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1. “晁盖道:‘直如此忙?且请少坐。’两个中间坐了。”
  • 解释: 晁盖对宋江的处境表示同情,邀请他坐下稍作停留。“两个”指晁盖和另一位头领。
  • 赏析: 这一情节展示了晁盖对宋江的关心和兄弟间的深厚情谊。
  1. “宋江便叫两个公人只在交椅后坐,与他寸步不离。”
  • 解释: 宋江命令两个公人坐在自己身后,以确保他们不会逃跑。
  • 赏析: 这一细节表现了宋江对自己安全的重视以及对法律执行者的警惕。
  1. “晁盖道:“直如此忙?且请少坐。”两个中间坐了。”
  • 解释: 晁盖再次询问宋江是否需要休息,表现出他的关心和理解。
  • 赏析: 这一动作加深了宋江与晁盖之间的友情,也突出了晁盖的宽厚和仁慈。
  1. “宋江便叫两个公人就在交椅上坐了,与他寸步不离。”
  • 解释: 宋江让两个公人坐在自己的交椅旁,以示亲近和保护,防止他们逃跑。
  • 赏析: 这一举动显示了宋江为了安全考虑所做的牺牲和努力。
  1. “小头目一面斟酒上来。先是晁盖把盏了,向后军师吴学究、公孙胜起,至白胜把盏下来。”
  • 解释: 小头目轮流给在座的人敬酒。
  • 赏析: 这一过程象征着宋江与这些梁山好汉之间深厚的友谊和尊重。
  1. “酒至数巡,宋江起身相谢道:‘足见弟兄们众位相爱之情!宋江是个得罪囚人,不敢久停,只此告辞。’”
  • 解释: 在饮酒几巡后,宋江站起来感谢大家的好意和关爱。
  • 赏析: 这一行为不仅表达了宋江的谦逊和感恩,也体现了他对梁山兄弟间深厚情感的重视。
  1. “晁盖道:‘仁兄直如此见怪?虽然贤兄不肯要坏两个公人,多与他些金银,发付他回去,只说我梁山泊抢掳了去,不道得治罪于他。’”
  • 解释: 晁盖提出一个折中建议,希望宋江能给予两个公人一些钱财,让他们可以回家自首。
  • 赏析: 这一提议既体现了晁盖的慷慨和体谅,又展现了他在处理问题时的周到和智慧。
  1. “宋江道,‘哥哥,你这话休题!这等不是抬举宋江,明明的是苦我。家中上有老父在堂,宋江不曾孝敬得一日,如何敢违了他的教训,负累了他?前者一时乘兴,与众位来相投。天幸使令石勇在村店里撞见在下,指引回家。父亲说出这个缘故,情愿教小可明吃了官司,急断配出来,又频频嘱付;临行之时,又千叮万嘱,教我休为快乐,苦害家中,免累老父怆惶惊恐。因此父亲明明训教宋江,小可不争随顺了哥哥,便是上逆天理,下违父教,做了不忠不孝的人在世,虽生何益。如哥哥不肯放宋江下山,情愿只就兄长手里乞死。’”
  • 解释: 宋江表达了他对于家庭责任的深刻认识以及对于父亲的尊敬和孝顺。
  • 赏析: 通过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出宋江在面对困境时仍然坚守孝道和忠诚,体现了他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坚定的信念。
  1. “晁盖、吴用、公孙胜一齐扶起。众人道:‘既是哥哥坚意要往江州,今日且请宽心住一日,明日早送下山。’三回五次,留得宋江就山寨里吃了一日酒。”
  • 解释: 晁盖、吴用、公孙胜三人一起扶起宋江,表示对他决定的支持和鼓励。
  • 赏析: 这一行为展现了梁山好汉们对宋江的信任和支持,同时也表达了他们对宋江的关心和爱护。
  1. “教去了枷,也不肯除,只和两个公人同起同坐。当晚住了一夜,次日早起来,坚心要行。”
  • 解释: 尽管宋江已经被释放,但他仍然选择和两个公人一起生活,显示出他的决心和勇气。
  • 赏析: 这一行为体现了宋江对于自己信念和目标的执着追求,以及他在面对困难时所展现出的坚韧和毅力。
  1. “吴学究道:‘兄长听禀;吴用有个至爱相识,见在江州充做两院押牢节级,姓戴名宗,本处人称为戴院长。为他有道术,一日能行八百里,人都唤他做神行太保。此人十分仗义疏财。夜来小生修下一封书在此,与兄长去,到彼时可和本人做个相识。但有甚事,可教众兄弟知道。’”
  • 解释: 吴学究向宋江介绍了一个名叫戴宗的人物,这个人不仅有着高超的法术,而且非常慷慨仗义。
  • 赏析: 通过介绍戴宗,吴学究不仅为宋江提供了帮助和资源,也进一步增加了梁山好汉们的团结和互助精神。
  1. “众头领挽留不住,安排筵宴送行,取出一盘金银送与宋江,又将二十两银子送与两个公人。就与宋江挑了包裹,都送下山来。一个个都作别了。”
  • 解释: 众头领为宋江准备了丰盛的筵宴并赠送礼物,以表达对他的感激和祝福。
  • 赏析: 这一场景体现了梁山好汉们对宋江的深情厚谊和对其成就的认可,同时也表达了他们对朋友的关怀和重视。
  1. “吴学究和花荣直送过渡,到大路二十里外,众头领回上山去。”
  • 解释: 吴学究和花荣亲自送宋江过河,确保他安全到达。
  • 赏析: 这种细致的关怀和护送行为展现了梁山好汉们对宋江的深情厚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