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宋江问道:“二位仙童,自何而来?”青衣道:“奉娘娘法旨,有请星主赴宫。”宋江道:“仙童差矣!我自姓宋名江,不是甚么星主。”青衣道:“如何差了。请星主便行,娘娘久等!”宋江道:“甚么娘娘?亦不曾拜识,如何敢去?”青衣道:“星主到彼便知,不必询问。”宋江道:“娘娘在何处?”青衣道:“只在后面宫中。”

青衣前引便行。宋江随后跟下殿来。转过后殿侧首一座子墙角门,青衣道:“宋星主,从此间进来。”宋江跟入角门来看时,星月满天,香风拂拂,四下里都是茂林修竹。宋江寻思道:“原来这庙后又有这个去处。早知如此,却不来这里躲避,不受那许多惊恐!”宋江行着,觉道两边松树,香坞两行,夹种着都是合抱不交的大松树,中间平坦一条龟背大街。宋江看了,暗暗寻思道:“我倒不想古庙后有这般好路径。”跟着青衣,行不过一里来路,听得潺潺的涧水响。看前面时,一座青石桥,两边都是朱栏杆。岸上栽种奇花异草,苍松茂竹,翠柳夭桃;桥下翻银滚雪般的水,流从石洞里去。过的桥基看时,两行奇树,中间一座大朱红棂星门。宋江入的棂星门看时,抬头见一所宫殿。但见:

诗句

水浒传 · 第四十二回 · 还道村受三卷天书 宋公明遇九天玄女

当下宋江问道:“二位仙童,自何而来?”青衣道:“奉娘娘法旨,有请星主赴宫。”宋江道:“仙童差矣!我自姓宋名江,不是甚么星主。”青衣道:“如何差了。请星主便行,娘娘久等!”宋江道:“甚么娘娘?亦不曾拜识,如何敢去?”青衣道:“星主到彼便知,不必询问。”宋江道:“娘娘在何处?”青衣道:“只在后面宫中。”

青衣前引便行。宋江随后跟下殿来。转过后殿侧首一座子墙角门,青衣道:“宋星主,从此间进来。”宋江跟入角门来看时,星月满天,香风拂拂,四下里都是茂林修竹。宋江寻思道:“原来这庙后又有这个去处。早知如此,却不来这里躲避,不受那许多惊恐!”

宋江行着,觉道两边松树,香坞两行,夹种着都是合抱不交的大松树,中间平坦一条龟背大街。宋江看了,暗暗寻思道:“我倒不想古庙后有这般好路径。”跟着青衣,行不过一里来路,听得潺潺的涧水响。看前面时,一座青石桥,两边都是朱栏杆。岸上栽种奇花异草,苍松茂竹,翠柳夭桃;桥下翻银滚雪般的水,流从石洞里去。

过的桥基看时,两行奇树,中间一座大朱红棂星门。

译文

当下宋江问道:“二位仙童,从哪里来的?”青衣答道:“奉娘娘之命,邀请宋星主前往宫殿。”宋江说道:“你弄错了,我是宋江,不是什么星主啊。”青衣说:“您弄错了。请宋星主赶快行动,娘娘已经在等着你了。”宋江问:“那个娘娘在哪里?”青衣回答:“就在皇宫后面。”

青衣在前引导,宋江跟随进入殿堂。他们穿过后殿的一侧,来到一座墙角门旁。青衣对宋江说:“从这里进去吧。”宋江跟随进入角门,看到外面是满月当空,微风吹过,四周都是茂盛的树林和竹林。宋江心想:“这里竟然有个如此好的地方。早知道这样,我就不会躲在这里,以免受到那么多的惊吓。”

宋江走着,觉得两旁是高大的松树,松树林中有小溪流过,中间有一条宽阔的街道。宋江暗想:“没想到这个庙后面还有这么多好地方。如果早知道我会来到这里,我就不来躲了。”他继续走着,走了不到一里,听到潺潺的溪水声。向前望去,是一座青石板桥,两侧都有红色的栏杆。桥上长满了奇异的花木,郁郁葱葱的松树、茂密的竹子和垂柳桃花;桥下是银色的水流,从岩石缝隙中流过。过了桥后,可以看到两行奇特的树木,中间是一座大红漆的木制大门。

注释与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宋江在还道村受到仙女的三次召见,最终被带到一个美丽的地方——九天玄女宫的过程。诗中描绘了宋江对于这个突然而来的邀请感到困惑和惊喜交织的情感。

“青衣”是这里的侍女或仆人,负责引导主角进入宫殿。通过对话,我们可以感受到一种紧张而期待的气氛,以及主角对于即将发生的事件的好奇和不安。

诗句“但见”表明接下来的内容是直接描述看到的景物,而不是通过对话或内心独白。这种描写方式让读者仿佛置身于场景之中,感受到场景的美丽和神秘。

“香风拂拂”、“合抱不交的大松”、“龟背大街”、“奇花异草”、“苍松茂竹”等等,都是对环境的具体描述,营造出了一个既神秘又美丽的仙境景象,同时也反映了主角对于这个未知世界的惊奇和敬畏。

结尾处的“抬头见一所宫殿”,预示着接下来的冒险和探索。这不仅展示了九天玄女的居所的豪华和美丽,也预示了故事的高潮即将到来。

整首诗通过对场景的细腻描绘和人物内心活动的深入挖掘,展现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同时也传达了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神秘力量的恐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