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道村中夜避灾,荒凉古庙侧身来。
只因一念通溟漠,方得天书降上台。
宋江只得望着口,悄悄出来离庙未远,只听得前面远远地喊声连天。宋江寻思道:“又不济了。”立住了脚,“且未可出去。我若到他前面,定他拿了。不如且在这里路傍树背后躲一躲。”却才闪得入树背后去,只见数个士兵急急走得喘做一堆,把刀枪拄着,一步步将入来,口里都只叫道:“神圣救命则个!”宋江在树背后看了,寻思道:“那厮如何恁地慌?”却见背后一条大汉追将入来。那大汉上半截不着一丝,露出鬼怪般肉,手里拿着两把夹钢板爷,口里喝道:“含鸟休走!”远观不睹,近看分明,正是黑旋李逵。宋江想道:“非是梦里么?”不敢走出去。那赵能正走到庙前,被松树根只一绊,一跤在地下。李逵赶上,就势一脚,踏住脊背,手起大斧却待要砍。背后又是两筹好汉赶上来,把毡笠儿掀在疹梁上,各挺一条朴刀。上道的是欧鹏,下首的是陶宗旺。李逵见他两个赶来,恐怕争功坏了义气,就手把赵能一斧,砍做两半,连胸膛都砍天了。跳将起来,把士兵赶杀四散走了。宋江自不敢便走出来,背后只见又赶上三筹好汉,也杀将来。前面赤发鬼刘唐,第二石将军石勇,第三催命判官李立。这六筹好汉说道:“那松树背后一个人立在那里。”宋江方才敢挺身出来,说道:“感谢众兄弟们,又来救我性命,将何以报大恩?”六筹好汉见了宋江,大喜道:“哥哥有了!快去报与晁头领得知。”石勇、李立分投去了。
诗句
水浒传 · 第四十二回 · 还道村受三卷天书 宋公明遇九天玄女
译文
在还道村中,宋江在夜晚躲避灾难时,来到一个荒凉的古庙旁。因为一次灵异般的通感体验,获得了天书降临,得以脱险。
注释
- 还道村: 故事发生地,位于宋朝时期的农村地区。
- 夜避灾: 指在晚上遇到自然灾害时的避难。
- 荒凉古庙侧身来: 描述一个荒废的古庙,暗示环境荒凉。
- 一念通溟漠: 因一念之差,与宇宙的虚无相通,得到神书启示。
- 天书降上台: 天书降临到宋江身上,象征着他的转机和命运的改变。
- 宋江只得望着口: 指宋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无法干预。
- 悄: 形容行动轻快而隐秘。
- 喊声连天: 声音之大,如呼喊般连续不断。
- 神圣救命则个: 形容士兵对宋江的求救之声。
- 黑旋李逵: 李逵的别称之一。
- 赵能: 被李逵绊倒的士兵名。
- 松树根: 树木的根部,常用于表示危险或陷阱。
- 石将军欧鹏: 欧鹏是梁山好汉中的一位。
- 陶宗旺: 陶宗旺也是梁山好汉之一。
- 赤发鬼刘唐: 刘唐是梁山好汉中的一位。
- 石勇: 石勇是另一位梁山好汉。
- 催命判官李立: 指的是梁山好汉中的李立。
- 六筹好汉: 这里指参与救援并救出宋江的六位梁山好汉。
- 晁头领: 晁盖,梁山泊首领之一。
- 报与…得知: 告知某人某事。
- 石将军: 石荣是梁山好汉之一,绰号石将军。
- 李立、分投去了: 李立与石勇分别去向不同的方向,表明了他们的行动。
赏析
这首诗通过叙述宋江在还道村中的遭遇,描绘了他如何因一次偶然的体验而获得天书启示并获得解救。诗中运用了生动的描写手法,如“荒凉古庙”、“松树根”、“喊声连天”等,营造出一种紧张而神秘的氛围。同时,诗中的人物对话和动作展现了英雄豪杰的风采和豪情壮志。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反映了古代民间传说和历史背景,也体现了作者对于正义、勇敢和智慧的高度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