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氏深机捕获,毛家巧计牢笼。

当日因争一虎,后来引起双龙。

那两个正骂之间,只见两三匹马投庄上来,引着一伙伴当。解珍听得是毛太公儿子毛仲义,接着说道:“你家庄上庄客,捉过了我大虫。你爹不讨还我,颠倒要打我弟兄两个。”毛仲义道:“这厮村人不省事,我父亲必是被他们瞒过了。你两个不要发怒,随我到家里,讨还你便了。”解珍、解宝谢了。毛仲义叫开庄门,教他两个进去。待得解珍、解宝入得门来,便教关上庄门,喝一声:“下手!”两廊下走出二三十个庄客,并恰才马后带来的都是做公的。那兄弟两个措手不及,众人一发上,把解珍、解宝绑了。毛仲义道:“我家昨夜自射得一个大虫,如何来白赖我的?乘势抢掳我家财,打碎家中什物,当得何罪!解上本州,也与本州除了一害!”

诗句解析:

  • 第一句:“解氏深机捕获,毛家巧计牢笼。”
  • 注释: 描述了解珍和毛仲义如何通过各自的策略成功捕捉对方。
  • 第二句:“当日因争一虎,后来引起双龙。”
  • 注释: 说明之前因为一只老虎的争斗,导致了后来更大规模的冲突或事件的发生。
  • 第三句:“那两个正骂之间,只见两三匹马投庄上来,引着一伙伴当。”
  • 注释: 描写在争吵时,有两匹马突然来到庄家,并且带来了一位帮手。
  • 第四句:“解珍听得是毛太公儿子毛仲义”, 接着说道:“你家庄上庄客,捉过了我大虫。你爹不讨还我,颠倒要打我弟兄两个。”
  • 注释: 解珍听到来者为毛仲义后,得知自己曾捕获的老虎被其父亲索回,并威胁要将他兄弟俩作为人质。
  • 第五句:“毛仲义道:‘这厮村人不省事,我父亲必是被他们瞒过了。’”
  • 注释: 毛仲义对解珍的行为表示不满,认为是误解或欺骗。
  • 第六句:“你两个不要发怒,随我到家里,讨还你便了。”
  • 注释: 毛仲义邀请了解珍和毛宝到他家去解决问题,以归还所抢财物。
  • 第七句:“待得解珍、解宝入得门来,便教关上庄门,喝一声:“下手!””
  • 注释: 当解珍和毛宝进入庄家后,毛仲义命令庄内的手下关闭庄门,开始对他们进行攻击。
  • 第八句:“两廊下走出二三十个庄客,并恰才马后带来的都是做公的。”
  • 注释: 在庄内两侧走廊上,出现了二三十名庄客和刚才骑马带路的手下都变成了公差。
  • 第九句:“那兄弟两个措手不及,众人一发上,把解珍、解宝绑了。”
  • 注释: 在毛仲义的命令下,所有的手下同时发起进攻,将解珍和毛宝捆绑起来。
  • 第十句:“毛仲义道:“我家昨夜自射得一个大虫,如何来白赖我的?乘势抢掳我家财,打碎家中什物,当得何罪!”“
  • 注释: 毛仲义声称自己昨夜已经射杀了一只大老虎,因此没有理由抢夺和解珍和毛宝的财物。
  • 第十一句:“解上本州,也与本州除了一害!”
  • 注释: 解珍被带到本州,成为解决此次事件的受害者。

译文:
水浒传·第四十九回·解珍解宝双越狱,孙立孙新大劫牢。
解氏用深谋远虑捕捉了毛家,毛家巧计却反被牢笼。
当日争执中,一只大虎被夺走;后来一场双龙斗。
两人正骂间,几骑快马突至,引着一名同伴。解珍问及此事,毛仲义解释误会。两人未防此伏,遭庄众围困,绑缚不解珍、毛宝。毛仲义指责毛家人偷窃且破坏,要求交还财物并严惩。

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水浒传中著名的“解珍解宝双越狱”情节。故事中的两位主要角色——解珍和解宝因误认他人为虎而被捕,后被毛仲义解救。诗中通过紧张的叙述展现了人物间的冲突与和解,以及正义与邪恶之间的较量。此外,诗中还巧妙地通过毛仲义的话语展示了他的智慧与机智,以及他对家族利益的维护。整首诗语言简练,情节跌宕起伏,生动地表现了古代侠盗与官府的斗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