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登云山寨里邹渊收拾金银已了,自和那起人到来相助。孙新家里也有七八个知心腹的火家,并孙立带来的十数个军汉,共有四十余人。孙新宰了两个猪,一腔羊,众人尽吃了一饱。教顾大嫂贴肉藏了尖刀,扮做个送饭的妇人先去。孙新跟着孙立,邹渊领了邹润,各带了火家,分作两路入去。正是:
捉虎翻成纵虎灾,赃官污吏巧安排。
乐和不去通关节,怎得牢城铁瓮开。
且说登州府牢里包节级得了毛太公钱物,只要陷害解珍、解宝的性命。当日乐和拿着水火棍正立在里门里狮子口边,只听得拽铃子响。乐和道:“甚么人?”顾大嫂应道:“送饭的妇人。”乐和已自瞧科了,便来开门,放顾大嫂入来,再关了门,将过廊下去。包节级正在亭心坐着看见,便喝道:“这妇人是甚么人?敢进牢里来送饭!自古狱不通风。”乐和道:“这是解珍、解宝的姐姐,自来送饭。”包节级喝道:“休要教他入去!你们自与他送进去便了。”乐和讨了饭,却来开了牢门,把与他两个。解珍、解宝问道:“舅舅,夜来所言的事如何?”乐和道:“你姐姐入来了,只等前后相应。”乐和便把匣床与他两个开了。只听的小牢子入来报道:“孙提辖敲门,要走入来。”包节级道:“他自是军官,来我牢里有何事干!休要开门!”顾大嫂一踅,踅下亭心边去。外面又叫道:“孙提辖焦躁了打门。”包节级忿怒,便下亭心来。顾大嫂大叫一声:“我的兄弟在那里?”身边便掣出两把明晃晃尖刀来。包节级见不是头,望亭心外便走。解珍、解宝提起枷从牢眼里钻将出来,正迎着包节级。包节级措手不及,被解宝一枷梢打重,把脑盖劈得粉碎。当时顾大嫂手起,早戳翻了三五个小牢子,一齐发喊,从牢里打将出来。孙立、孙新两个把住牢门,见四个从牢里出来,一发望州衙前便走。邹渊、邹润早从州衙里提出王孔目头来。街市上大喊起,行步的人先奔出城去。孙提辖骑着马,弯着弓,搭着箭,压在后面。街上人家都关上门,不敢出来。州里做公的人认得是孙提辖,谁敢向前拦当。众人簇拥着孙立奔出城门去,一直望十里牌来,扶搀乐大娘子上了车儿,顾大嫂上了马,帮着便行。
诗句
水浒传 · 第四十九回 · 解珍解宝双越狱 孙立孙新大劫牢
次日,登云山寨里邹渊收拾金银已了,自和那起人到来相助。孙新家里也有七八个知心腹的火家,并孙立带来的十数个军汉,共有四十余人。孙新宰了两个猪,一腔羊,众人尽吃了一饱。教顾大嫂贴肉藏了尖刀,扮做个送饭的妇人先去。孙新跟着孙立,邹渊领了邹润,各带了火家,分作两路入去。
译文
第二天,登云山贼窝里的邹渊已经收集了金银,便自己带着其他人来帮忙。孙新的家中也有七、八个心腹家丁,还有孙立带来的十几个壮汉,总共有四十余个人。孙新杀了两个猪,一腔羊,大家都吃得十分饱。他让顾大嫂把尖刀藏在肉里,装扮成送饭的女人先行。孙新跟着孙立,邹渊领着邹润,各自带领家丁分成两路潜入牢房。
注释
- 水浒传: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讲述了宋江领导的梁山好汉的故事。
- 第四十九年:指的是《水浒传》中第四十九天的故事。
- 解珍解宝双越狱:指解珍和解宝两人成功越狱的故事。
- 孙立孙新大劫牢:指由孙立和孙新领导的一次大抢劫牢房的行动。
- 次日:第二天。
- 登云山寨里:指的是位于登云山的山寨。
- 邹渊:人物名,是《水浒传》中的一个角色。
- 收拾金银:指准备抢劫金银财宝的行为。
- 自和那人到来相助:表示邹渊已经准备好了金银财宝,并且开始组织人手来帮助他实施行动。
- 孙新家里:指的是孙新自己的家。
- 有七八个心腹的火家:指孙新家的七个或八个忠诚的家丁。
- 并孙立带来的十数个军汉:孙新不仅拥有自己的几个家丁,还得到了孙立提供的十个或更多的壮汉协助。
- 共四十余人:总共有四十多名参与者。
- 宰了两个猪,一腔羊:指他们准备了猪和羊肉作为食物。
- 众人尽吃了一饱:所有人都吃饱了。
- 教顾大嫂贴肉藏了尖刀:教顾大嫂把尖刀藏在食物的肉里以保护自己。
- 扮做个送饭的妇人先去:伪装成送饭女人先行探路。
- 孙新跟着孙立:孙新跟随孙立行动。
- 邹渊领了邹润:邹渊率领邹润参与行动。
- 各带了火家:各自带领家丁,也就是所谓的“火家”。
- 分作两路入去:分成两队进入牢房。
- 捉虎翻成纵虎灾:比喻本来想抓住犯人(老虎),结果反而被犯人逃脱(纵虎出笼)。
- 乐和不去通关节:乐和不愿意通过关系网来解决问题。
- 怎得牢城铁瓮开:怎么能够打开牢门?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水浒传》中一个经典场景——孙立和孙新领导的大型越狱行动。诗中详细描述了事件的前因后果,包括准备工作、行动步骤以及最终的结果。通过使用丰富的细节描写,展现了当时社会的混乱与不公,以及人民对正义的追求。同时,诗中的押韵和对仗也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