惨刻侵谋倚横豪,岂知天宪竟难逃。
李逵猛恶无人敌,不见阎罗不肯饶。
李逵将殷天锡打死在地,柴进只叫得苦,便教李逵且去后堂商议。柴进道:“眼见得便有人到这里,你安身不得了。官司我自支吾,你快走回梁山泊去。”李逵道:“我便走了,须连累你。”柴进道:“我自有誓书铁券护身,你便快走,事不宜迟。”李逵取了双斧,带了盘缠,出后门自投梁山泊去了。
不多时,只见二百余人,各执刀杖枪棒,果来围住柴皇城家。柴进见来捉人,便出来说道:“我同你们府里分诉去。”众人先缚了柴进,便入家里搜捉行凶黑大汉,不见,只把柴进绑到州衙内,当厅跪下。知府高廉听得打死了他的舅子殷天锡,正在厅上咬牙切齿忿恨,只待拿人来。早把柴进驱翻在厅前阶下,高廉喝道:“你怎敢打死了我殷天锡!”柴进告道:“小人是柴世宗嫡派子孙,家门有先朝太祖誓书铁券,见在沧州居住。为是叔叔柴皇城病重,特来看视,不幸身故,见今停丧在家。殷直阁将带三二十人到家,定要赶逐出屋,不容柴进分说,喝令众人殴打,被庄客李大救护,一时行凶打死。”高廉喝道:“李大见在那里?”柴进道:“心慌逃走了。”高廉道:“他是个庄客,不得你的言语,如何敢打死人!你又故纵他走了,却来瞒昧官府。你这厮,不打如何肯招!牢子下手,加力与我打这厮!”柴进叫道:“庄客李大救主,误打死人,非干我事。放着先朝太祖誓书,如何便下刑法打我?”高廉道:“誓书有在那里?”柴进道:“已使人回沧州去取来也。”高廉大怒,喝道:“这厮正是抗拒官府!左右,腕头加力,好生痛打!”众人下手,把柴进打得皮开肉绽,鲜血迸流,只得招做“使令庄客李大打死殷天锡”。取面二十五斤死囚枷钉了,发下牢里监收。殷天锡尸首检验了,自把棺木殡葬,不在话下。
【译文】
李逵凶猛无比,无人能敌,阎罗王都不肯放过他。李逵在后堂将殷天锡打死,柴进叫苦并让李逵先走。李逵取了双斧,带盘缠离开了高唐州。
不久,二百多官兵来到高唐州府,把柴皇城家围了起来。柴进被绑起来,被搜出,知府高廉得知柴进的舅舅是殷天锡,非常愤怒。柴进说自己是柴世宗嫡派子孙,有先朝太祖誓书铁券,正在沧州居住时,叔叔病重来看望,不幸去世,现在在家停丧。殷直阁带领三十多人到他家要赶走他,柴进说他们不能赶他走。于是,柴进被殴打致死。
高廉问:“李大在哪里?”柴进回答称自己惊慌逃走了。高廉说:“他是庄客,不用你的言语,如何敢打死人!你又故意纵容他逃跑,却来欺骗官府。你这样不诚实,不打你怎么肯招!”众人下手,把柴进打得皮开肉绽,鲜血直流,柴进只得承认“使令庄客李大打死殷天锡”。随后,将他用二十五斤死囚枷锁起来,关入牢里。殷天锡的尸体也被检验过,他自己把棺材埋葬了,不在话下。
【赏析】
此诗出自《水浒传》第五十二回·李逵打死殷天锡 柴进失陷高唐州。这首诗主要描述了柴荣和李逵的故事,其中李逵因见柴荣而杀死其舅殷天锡,柴荣则以誓书铁券为自己辩解,最后被官府逮捕入狱。
这首诗通过描绘柴荣和李逵之间的冲突,揭示了当时社会中权力与法律的复杂关系。柴荣虽然有誓书铁券护身,但最终仍无法逃脱法律的制裁,这反映了封建社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残酷现实。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对柴荣和李逵命运的同情,以及对社会不公现象的深刻反思。
这首诗还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首先,它语言简练明了,一气呵成,具有很强的画面感和节奏感。其次,它通过对柴荣和李逵的刻画,展现了人性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最后,这首诗还具有一定的思想深度,能够引发读者对于社会、法律等问题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