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高太尉带领众人,都往御教场中,敷演武艺。看军了当,却来殿帅府,会同枢密院官,计议军机重事。高太尉问道:“你等三路,总有多少人马?”呼延灼答道:“三路军马计有五千,连步军数及一万。”高太尉道:“你三人亲自回州,拣选精锐马军三千,步军五千,约会起程,收剿梁山泊。”呼延灼禀道:“此三路马步军兵,都是训练精熟之士,人强马壮,不必殿帅忧虑。但恐衣甲未全,只怕误了日期,取罪不便,乞恩相宽限。”高太尉道:“既是如此说时,你三人可就京师甲仗库内,不拘数目,任意选拣衣甲盔刀,关领前去,务要军马整齐,好与对敌。出师之日,我自差官来点视。”呼延灼领了钧旨,带人往甲仗库关支。呼延灼选讫铁甲三千副,熟皮马甲五千副,铜铁头盔三千顶,长枪二千根,衮刀一千把,弓箭不计其数,火炮、铁炮五百余架,都装载上车。临辞之日,高太尉又拨与战马三千匹。三个将军各赏了金银段匹,三军尽关了粮赏。呼延灼与韩滔、彭玘都与了必胜军状,辞别了高太尉并枢密院等官。三人上马,都投汝宁州来。
诗句:
- 高太尉领众往御教场敷演武艺,呼延灼选讫铁甲三千副、熟皮马甲五千副等。
译文:
- 第二天,高太尉带领众人,都前往御教场中,展示武艺。随后,他们来到殿帅府,与枢密院官一起商议军机要事。高太尉问道:“你们三路军队有多少人马?”呼延灼答道:“三路军队共计有五千人,加上步军,总数达到一万。”高太尉说:“你三人亲自回州,挑选精锐马军三千和步军五千,约定起程,去剿灭梁山泊。”呼延灼禀报道:“这三路马步军队伍都是训练得非常熟练的将士,人员众多而马匹健壮,请您不要担心。只是恐怕他们的盔甲未全部装备完毕,可能会延误日期,导致我们被处罚不便,请求您宽限。”高太尉说:“既然你这样说,那么你就在这京师甲仗库内,任意选择盔甲盔刀,领取后出发。务必要保证军队整齐,以便于对抗敌军。出师之日,我会派遣官员来点验。”呼延灼接受了命令,带着手下前往甲仗库领取了所需的物资。呼延灼挑选了三千副铁甲、五千副熟皮马甲、三千顶铜铁头盔、二千根长枪、一千把衮刀、不计其数的弓箭以及五百余架火炮、铁炮,并装载在车上。临别之时,高太尉又拨给他三千匹战马。三位将军各自收到了金银段匹,士兵们也得到了粮食赏赐。呼延灼和韩滔、彭玘都立下了必胜军状,向高太尉以及枢密院等官员辞别。他们三人上马,都投汝宁州来了。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呼延灼等人奉命出征的场景。诗中详细描述了他们在出发前的准备工作,从选择精锐部队到挑选武器装备,再到告别高太尉及枢密院官员。整首诗语言朴实,情感真挚,通过具体的描写,展现了战争前的准备过程和将领们的决心与信心。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和人们对于和平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