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梁山泊远探报马径到大寨,报知此事。聚义厅上,当中晁盖、宋江,上首军师吴用,下首法师公孙胜,并众头领,各与柴进贺喜,终日筵宴。听知报道汝宁州双鞭呼延灼引着军马到来征进,众皆商议迎敌之策。吴用便道:“我闻此人祖乃开国功臣河东名将呼延赞之后,嫡派子孙。此人武艺精熟,使两条铜鞭,人不可近。必用能征敢战之将,先以力敌,后用智擒。”说言未了,黑旋风李逵便道:“我与你去捉这厮!”宋江道:“你如何去得?我自有调度。可请霹雳火秦明打头阵,豹子头林冲打第二阵,小李广花荣打第三阵,一丈青扈三娘打第四阵,病尉迟孙立打第五阵。将前面五阵一队队战罢,如纺车般转作后军。我亲自带引十个弟兄,引大队人马押后。左军五将:朱仝、雷横、穆弘、黄信、吕方;右军五将:杨雄、石秀、欧鹏、马麟、郭盛。水路中,可请李俊、张横、张顺、阮家三弟兄驾船接应。却叫李逵与杨林引步军分作两路,埋伏救应。”宋江调拨已定,前军秦明早引人马下山,向平川旷野之处,列成阵势。此时虽是冬天,却喜和暖。等候了一日,早望见官军到来。先锋队里百胜将韩滔领兵扎下寨栅,当晚不战。
诗句:
水浒传 · 第五十五回 · 高太尉大兴三路兵 呼延灼摆布连环马
译文:
梁山好汉们远探的消息迅速传来,晁盖、宋江和众头领聚集在聚义厅上,为这一喜事而庆祝。吴用建议派能征善战的将领去迎战。李逵主动请缨,愿意前去捉拿对手。
注释:
- 水浒传: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讲述了一群绿林好汉的故事。
- 第五十五回:指的是《水浒传》这部古典小说的某一特定章节或部分章节。
- 高太尉大兴三路兵 呼延灼摆布连环马:描述了朝廷派来的军事将领呼延灼使用连环马进行战术布置。
- 梁山泊:指的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梁山起义军所在的山寨。
- 聚义厅:古代民间组织中用于召集成员讨论事务的地方。
- 晁盖、宋江:这里指梁山好汉中的两位首领。
- 军师吴用:小说中的重要角色,智谋超群,是梁山众多英雄的核心智囊之一。
- 柴进:一位官员和豪客,经常资助梁山好汉的活动。
- 汝宁州双鞭呼延灼:呼延灼是小说中的人物,以其精湛的武艺和勇猛著称。
- 军马:军队。
- 迎敌之策:指如何应对敌人的策略。
- 霹雳火秦明:指英勇善战的秦明将军。
- 豹子头林冲:勇猛的林冲将军,绰号豹子头。
- 小李广花荣:擅长箭术的小李广花荣。
- 一丈青扈三娘:扈三娘,以勇猛彪悍闻名,武艺高强。
- 病尉迟孙立:孙立,以其忠诚勇敢而著称。
- 朱仝、雷横、穆弘、黄信、吕方:左军的五位将领。
- 杨雄、石秀、欧鹏、马麟、郭盛:右军的五位将领。
- 李俊、张横、张顺、阮家三弟兄:分别来自不同的水路,负责接应。
- 前军秦明:指前阵的秦明将军。
- 平川旷野之处:开阔的平原地带。
- 百胜将韩滔:韩滔在军中以勇猛善战著称。
- 当晚不战:表示在战斗中没有发生冲突。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梁山好汉们在得知朝廷派来的武将呼延灼到来征讨的消息后,积极备战,并制定了详细的作战方案。诗中展现了呼延灼的连环马战术,以及梁山好汉们的英勇和智慧,表现了他们在面对强敌时的坚定决心和无畏勇气。通过这些描写,可以看出梁山好汉们的团结和对正义的执着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