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风凛凛扈三娘,套索双刀不可当。

活捉先锋彭玘至,梁山水泊愈增光。

再说呼延灼收军下寨,自和韩滔商议如何取胜梁山水泊。韩滔道:“今日这厮们见俺催军近前,他便慌忙掩击过来。明日尽数驱马军向前,必获大胜。”呼延灼道:“我已如此安排下了,只要和你商量相通。”随即传下将令,教三千匹马军做一排摆着,每三十匹一连,却把铁环连锁;但遇敌军,远用箭射,近则使枪直冲入去;三千连环马军分作一百队锁定。五千步军在后策应。“明日休得挑战,我和你押后掠阵。但若交锋,分将三面冲将过去。”计策商量已定,次日天晓出战。

却说宋江次日把军马分作五队在前,后军十将簇拥,两路伏兵分于左右。秦明当先,搦呼延灼出马交战。只见对阵但知呐喊,并不交锋。为头五军,都一字儿摆在阵前,中是秦明,左是林冲、一丈青,右是花荣与孙立。在后随即宋江引十将也到,重重叠叠,摆着人马。看对阵时,约有一千步军,只是擂鼓发喊,并无一人出马交锋。宋江看了,心中疑惑,暗传号令,教后军且退。却纵马直到花荣队里窥望。猛听对阵里连珠炮响,一千步军忽然分作两下,放出三队连环马军,直冲将来;两边把弓箭乱射,中间尽是长枪。宋江看了大惊,急令众军把弓箭施放,那里抵敌得住。每一队三十匹马一齐跑发,不容你不向前走。那连环马军漫山遍野,横冲直撞将来。前面五队军马望见,便乱撺了,策立不定。后面大队人马拦当不住,各自逃生。宋江飞马慌忙便走,十将拥护而行。背后早有一队连环马军追将来,却得伏兵李逵、杨林引人从芦苇中杀出来,救得宋江。逃至水边,却有李俊、张横、张顺、三阮六个水军头领摆下战船接应。宋江急急上船,便传将令,教分头去救应众头领下船。那连环马直赶到水边,乱箭射来。船上却有傍牌遮护,不能损伤。慌忙把船棹到鸭嘴滩头,尽行上岸。就水寨里整点人马,折其大半。却喜众头领都全,虽然折了些马匹,都救得性命。少刻,只见石勇、时迁、孙新、顾大嫂都逃命上山,却说:“步军冲杀前来,把店屋平拆了去。我等若无号船接应,尽被擒捉。”宋江一一亲自抚慰。计点众头领时,中箭者六人:林冲、雷横、李逵、石秀、孙新、黄信。小喽啰中伤带箭者,不计其数。

诗句

水浒传 · 第五十五回 · 高太尉大兴三路兵 呼延灼摆布连环马
英风凛凛扈三娘,套索双刀不可当。
活捉先锋彭玘至,梁山水泊愈增光。

译文

《水浒传》第五十五回中描述了高太尉率领的三路大军对梁山发动进攻,并特别提到一位勇猛的女将——扈三娘,她使用套索和双刀,使得敌军难以抵挡。在战斗中,一名先锋官彭玘被活捉了,这进一步增加了梁山的实力。

注释

  • 英风凛凛:形容扈三娘英姿飒爽,英勇无比。
  • 套索双刀:扈三娘擅长的武器,能够用套索和双刀进行战斗。
  • 活捉:指成功俘获。
  • 梁山水泊:梁山泊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中的虚构地点,是梁山好汉的根据地。
  • 高太尉:指宋朝时期的宦官,曾担任枢密院使,后因私通外贼而被皇帝治罪。
  • 三路兵:这里指的是高俅带领的朝廷军队分三次进犯梁山。

赏析

这段描述展现了梁山好汉们面对强敌时的勇气和智谋。扈三娘的勇武和智慧,以及梁山众英雄的团结协作,共同构成了一幅生动的战斗场景画卷。此外,宋江在遭遇连环马时的慌乱和无奈,也展示了当时战争中人性的一面,以及对胜利的渴望和恐惧。整个故事充满了紧张、刺激和戏剧性,让人回味无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