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住三日。呼延灼急欲要这匹御赐马,又来禀复知府,便教点军。慕容知府传点马步军二千,借与呼延灼,又与了一匹青鬃马。呼延灼谢了恩相,披挂上马,带领军兵前来报仇,径往桃花山进发。
且说桃花山上打虎将李忠与小霸王周通,自得了这匹踢雪乌骓马,每日在山上庆喜饮酒。当日有伏路小喽啰报道:“青州军马来也!”小霸王周通起身道:“哥哥守寨,兄弟去退官军。”便点起一百小喽啰,绰枪上马,下山来迎敌官军。却说呼延灼引起二千军马,来到山前,摆开阵势。呼延灼当先出马,厉声高叫:“强贼早来受缚!”小霸王周通将小喽啰一字摆开,便挺枪出马。怎生打扮?有诗为证:
身着团花宫锦服,手持走水绿沉枪。
面阔体强身似虎,尽道周通小霸王。
当下呼延灼见了周通,便纵马向前来战,周通也跃马来迎。二马相交,斗不到六七合,周通气力不加,拨转马头往山上便走。呼延灼赶了一直,怕有计策,急下山来札住寨栅,等候再战。
诗句释义:
- 一住三日。呼延灼急欲要这匹御赐马,又来禀复知府,便教点军。慕容知府传点马步军二千,借与呼延灼,又与了一匹青鬃马。
- 解释:“连续三天”意味着时间跨度较长;“呼延灼急切地想要得到这匹皇帝赏赐的马匹”表明他迫切希望取得这匹马;“向太守报告后,得到了两千名士兵,并获得了一匹珍贵的青色骏马”描述了呼延灼通过一系列努力最终获得战利品的过程。
- 当日有伏路小喽啰报道:“青州军马来也!”
- 解释:“当日”指的是当天;“小喽啰”是古代梁山泊中的普通战士;“伏路小喽啰”是指在山路上巡逻的小头目或小兵;“报道”即向呼延灼传递信息;“青州军马来也”是指青州的援军或敌人到来。
- 小霸王周通起身道:“哥哥守寨,兄弟去退官军。”便点起一百小喽啰,绰枪上马,下山来迎敌官军。
- 解释:“小霸王周通”指周通作为梁山好汉中的英雄人物之一,有着领袖气质和强大的武力;“起身”表示从座位站起来;“便点起一百小喽啰,绰枪上马”描绘了周通带领手下迅速准备迎战的场景;“绰枪上马”描述了周通和他的小喽啰们装备武器准备战斗的行为。
- 怎生打扮?有诗为证:身着团花宫锦服,手持走水绿沉枪。面阔体强身似虎,尽道周通小霸王。
- 解释:“怎生打扮”是一种反问,暗示周通的装束非同寻常;“身着团花宫锦服”形容周通穿戴华丽且具有皇家气派的衣服;“手持走水绿沉枪”描述了他手中持有的武器非常独特且威力巨大;“面阔体强身似虎”,形容周通身材魁梧,力量强大;“尽道周通小霸王”说明周通在同伴中以勇猛而著称,是一个威武的人物。
- 当下呼延灼见了周通,便纵马向前来战,周通也跃马来迎。
- 解释:“当下”指的是随即之间;“呼延灼”是呼延灼这个角色的名字,是小说《水浒传》中的角色;“见”表示看到;“纵马”描述呼延灼骑马的动作;“前”是向前的意思;“来战”指的是双方进行战斗;“周通也跃马来迎”描绘了两个英雄人物在战场上激烈交锋的情景。
- 二马相交,斗不到六七合,周通气力不加,拨转马头往山上便走。
- 解释:“二马相交”形象地描述了两匹马相互冲撞的场面;“斗不到六七合”意味着交战持续的时间不长,大约只有五六回合;“周通气力不加”描述了周通在战斗中感到力不从心;“拨转马头往山上便走”展示了周通在失去优势后选择撤退的策略。
- 呼延灼赶了一直,怕有计策,急下山来札住寨栅,等候再战。
- 解释:“赶了一直”意味着呼延灼紧追不舍;“怕有计策”表示呼延灼担心对方有其他计划;“急下山来札住寨栅”描绘了呼延灼迅速行动,紧急返回山寨以防守的姿态;“等候再战”意味着呼延灼准备继续战斗,等待对手再次发起攻击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