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头的,带顶猪嘴头巾,脑后两个金裹银环,上穿香皂罗衫,腰系销金搭膊,穿半膝软袜麻鞋,提一条齐眉棍棒。后面的,白范阳遮尘笠子,茶褐攒线绸衫,腰系绯红缠袋,脚穿踢土皮鞋,背了衣包,提条短棒,跨口腰刀。

这两个来的人,正和燕青打个肩厮拍。燕青转回身看了这两个,寻思道:“我正没盘缠,何不两拳打倒两个,夺了包裹,却好上梁山泊。”揣了弩弓,抽身回来。这两个低着头,只顾走。燕青赶上,把后面带毡笠儿的后心一拳,扑地打倒。却待拽拳再打那前面的,反被那汉子手起棒落,正中燕青左腿,打翻在地。后面那汉子扒将起来,踏住燕青,掣出腰刀,劈面门便剁。燕青大叫道:“好汉!我死不妨,着谁上梁山泊报信?”那汉便不下刀,收住了手,提起燕青问道:“你这厮上梁山泊报甚么音信?”燕青道:“你问我待怎地?”那前面的好汉,把燕青手一拖,却露出手腕上花绣,慌忙问道:“你不是卢员外家甚么浪子燕青?”燕青想道:“左右是死,率性说了,教他捉去和主人阴魂做一处。”便道:“我正是卢员外家浪子燕青。今要上梁山泊报信,教宋公明救我主人则个。”二人见说,呵呵大笑,说道:“早是不杀了你,原来正是燕小乙哥。你认得我两个么?”穿皂的不是别人,梁山泊头领病关索杨雄;后面的便是拚命三郎石秀。杨雄道:“我两个今奉哥哥将令,差往北京打听卢员外消息。”燕青听得是杨雄、石秀,把上件事都对两个说了。杨雄道:“既是如此说时,我和燕青上山寨报知哥哥,别做个道理。你可自去北京打听消息,便来回报。”石秀道:“最好。”便把包裹与燕青背了,跟着杨雄,连夜上梁山泊来,见了宋江。燕青把上项事备细说了一遍。宋江大惊,便会众头领商议良策。

译文

水浒传第六十二回 · 放冷箭燕青救主 劫法场石秀跳楼
前面的,头戴猪嘴形状的头巾,脑后有两个金制的装饰环,上穿香皂色的罗衫,腰系金线织成的搭膊,穿着半膝软袜麻鞋,提着一条齐眉棍棒。后面的,戴着范阳遮尘的笠子,穿着茶褐色的攒线绸衫,腰间系着绯红色的缠袋,脚穿踢土皮鞋,背着衣物包,提着短棍,挎着口腰刀。
这两个人来的人,正和燕青进行肩膀相击。燕青转身看了他们一眼,心想:“我正缺盘缠,何不两拳打倒他们两个,夺取包裹,再去梁山泊。”揣了弩弓,抽身返回。这两个人低着头走,只顾向前。燕青赶上去,用拳头打了后面那个人的后心,那人扑地倒下。燕青准备再去打前面的人,却被那个汉子手起棒落,正中了他的左腿,打翻在地。后面那个人站起来,踏住燕青,抽出腰刀,劈面门砍来。燕青大叫道:“好汉!我死不惧,但有谁上梁山泊报信?”那汉子没有再动手,收住了刀,提起燕青问道:“你这厮上梁山泊报什么消息?”燕青道:“你问我做什么?”前面那人把燕青的手一拉,露出手腕上的花绣,慌忙问道:“你不是卢员外家什么浪子燕青?”燕青想道:“反正是死,索性说了,让他捉去和他主人阴魂做伴。”便道:“我正是卢员外家的浪子燕青。今日要上梁山泊报信,教宋公明救我主人。”两人听后,哈哈大笑,说:“早不杀了你,原来正是燕小乙哥。你认得我们两个吗?”穿皂衣的不是别人,是梁山好汉病关索杨雄。后面的便是拼命三郎石秀。杨雄道:“我们两个今奉哥哥将令,奉命前往北京打听卢员外的消息。”燕青听到是杨雄、石秀,就把刚才的事都告诉了他们。杨雄道:“既然这样讲的话,我和燕青上山进寨报知哥哥,另作打算。你可自行前往北京打听消息,然后再来回报。”石秀道:“最好。”就和燕青一同把包裹背起来,跟着杨雄连夜上梁山泊来,见了宋江。燕青详细地把刚才的事情告诉了一遍。宋江大吃一惊,会众头领商议对策。

注释

  1. “前头的”和”后面的”指的是人物的前部和后部,通常指人的头部和身体部分。这里描述的是两位梁山好汉的装束和外貌特征。
  2. “正和燕青打个肩厮拍”表示两个人正在和燕青进行身体接触,可能是打架或者相互切磋技艺。
  3. “转回身”意味着在被打或被攻击后,燕青迅速回头查看情况。
  4. “寻思”在这里表示思考或考虑的意思。
  5. “打翻了”形容被打者被打倒在地的情景。
  6. “提条短棒”意味着携带着短棍。
  7. “背后”指的是背后背着的物品。在这里,可能是指背着行李或其他物品。
  8. “跨口腰刀”可能是指手持腰刀。
  9. “两个来的人”指的是两个前来的人。
  10. “带毡笠儿”描述了戴的帽子的特征,即带有毡质材料制成的笠子。
  11. “香皂罗衫”指的是一种质地粗糙的布料制成的上衣。
  12. “绯红缠袋”可能是指某种颜色的袋子,用于绑缚或携带物品。
  13. “踢土皮鞋”是一种普通的鞋子样式。
  14. “衣包”指的是随身携带的包裹或包袱。
  15. “拼着”意味着不顾一切地,冒险地进行某事。
  16. “报知”表示告知或通知某人。
  17. “商量良策”意味着一起商讨解决问题的办法。
  18. “卢员外”指的是某个人的名字或绰号,这里指卢俊义。
  19. “北京”是中国的首都,历史上曾是多个朝代的都城。
  20. “探听消息”的意思是获取信息或消息。

赏析

这首诗生动描绘了两个梁山好汉与燕青之间的故事,展示了他们的英勇和忠诚。诗中通过对话和动作展现了紧张激烈的战斗场面以及人物之间的友情和忠诚。此外,诗歌通过对细节的描述(如服饰、武器等)增加了故事的真实感和可读性,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场景和人物的性格特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