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兵马势鹰扬,杀气英风不可当。城内军民俱被困,便须写表告君王。

且说梁中书在留守司聚从商议,难以解救。李成道:“贼兵临城,事在告急。若是迟延,必至失陷。相公可修告急家书,差心腹之人,星夜赶上京师,报与蔡太师知道,早奏朝廷,调遣精兵,前来救应。此是上策。第二,作紧行文关报邻近府县,亦教早早调兵接应。第三,北京城内,着仰大名府起差民夫上城,同心协助,守护城池。准备檑木炮石,踏弩硬弓,灰瓶金汁,晓夜提备。如此可保无虞。”梁中书道:“家书随便修下,谁人去走一遭?”当日差下首将王定,全付披挂,又差数个马军,领了密书,放开城门吊桥,望东京飞报声息,及关报邻近府分,发兵救应。先仰王太守起集民夫,上城守护,不在话下。

诗句:

  
且说梁中书在留守司聚从商议,难以解救。李成道:“贼兵临城,事在告急。若是迟延,必至失陷。相公可修告急家书,差心腹之人,星夜赶上京师,报与蔡太师知道,早奏朝廷,调遣精兵,前来救应。此是上策。第二,作紧行文关报邻近府县,亦教早早调兵接应。第三,北京城内,着仰大名府起差民夫上城,同心协助,守护城池。准备檑木炮石,踏弩硬弓,灰瓶金汁,晓夜提备。如此可保无虞。”梁中书道:“家书随便修下,谁人去走一遭?”当日差下首将王定,全付披挂,又差数个马军,领了密书,放开城门吊桥,望东京飞报声息,及关报邻近府分,发兵救应。先仰王太守起集民夫,上城守护,不在话下。

译文:
梁山好汉的兵马如猛虎般威武雄壮,杀气腾腾,英勇无比,无法抵挡。京城内外的军民都被围困起来,他们只能赶紧写信告诉皇帝求救。

再说梁中书在留守司召集众官员商议救援之事,大家都觉得难以解决。李成建议说:“敌军已经逼近京城,形势十分紧急。如果再拖延时间,我们一定会被敌军攻破。您应该赶快写好一封求助的书信,派遣一个心腹之人,连夜赶往京城,报告给蔡京,让他向朝廷报告此事,请求朝廷派精兵前来救援。这是最好的办法。其次,我们应该迅速通知邻近的府县,让他们也赶快调集军队前来支援。另外,我们还需要让大名府征集百姓上城墙防守,一起保卫我们的京城。我们需要准备好滚木、火炮、长矛等武器,日夜警戒,以防不测。”梁中书听后说道:“只是随便写一封信就算了吧!谁能亲自出城送信呢?”于是当天就命令首将王定全副武装,又派了几个骑兵带上密信,打开城门和吊桥,向东京进发,同时向附近的府县传达这个消息,并征调军队前来救援。他首先命令王太守组织百姓上城墙防守。这些事情就不再细说了。


注释:

  • “梁山兵马势鹰扬”:描述梁山好汉的军队如同猎鹰一样勇猛,气势威猛。
  • “杀气英风不可当”:强调梁山军队的杀气和英勇气概,足以抵挡任何敌人。
  • “城内军民俱被困”:指出城里的军民都被困住了,处境艰难。
  • “便须写表告君王”:意味着必须尽快写信向皇上汇报情况,寻求援助。
  • “李成道”:此处提及的李成是《水浒传》中的一个角色,他的建议可能是出于对形势的判断。
  • “便是迟延,必至失陷”:”如果再拖延时间,我们一定会被敌军攻破。”这句话表达了时间的紧迫性和危机感。
  • “相公可修告急家书”:建议梁中书应该赶快写一封求助的家书,以便向朝廷求救。
  • “仰大名府起集民夫”:命令大名府征集民夫加强防守。
  • “准备檑木炮石,踏弩硬弓,灰瓶金汁,晓夜提备”:要求做好充分的防御准备,比如使用檑木、火炮、箭矢、投石机等武器。
  • “如此可保无虞”:认为只要做好准备工作,就能确保京城的安全。
  • “王定“:王定是《水浒传》中的一个人物,这里可能指的是梁中书手下的一位将领。
  • “全付披挂”:指全副武装。
  • “开城门吊桥”:打开城门和吊桥,以便快速撤离或进入。
  • “飞报声息”:”飞快地传递信息。”
  • “关报邻近府分”:向附近的府县报告情况。
  • “发兵救应”:请求朝廷派兵来救援。
  • “仰王太守起集民夫”:命令王太守征集百姓上城墙防守。
  • “京城“:指首都或大都市。
  • “守卫城池”:保卫城市。
  • “准备檑木炮石…灰瓶金汁”:这些是古代攻城时的装备和物资,用于防御敌军的攻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