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上望见宋江军马,手拖旗幡,肩担刀斧,人起还山之意,马嘶归寨之声,纷纷滚滚,拔寨都起。城上看了仔细,报与梁中书知道:“梁山泊军马,今日尽数收兵,都回去了。”梁中书听的,随即唤李成、闻达商议。闻达道:“眼见的是京师救军去取他梁山泊,这厮们恐失巢穴,慌忙归去。可以乘势追杀,必擒宋江。”说犹未了,城外报马到来,赍东京文字,约会引兵去取贼巢。他若退兵,可以立追。梁中书便叫李成、闻达各带一支军马,从东西两路追赶宋江军马。
且说宋江引兵退回,见城中调兵追赶,舍命便走,直退到飞虎峪那边。只听的背后火炮齐响。李成、闻达吃了一惊,勒住战马看时,后面只见旗幡对刺,战鼓乱鸣。李成、闻达火急回军。左手下撞出小李广花荣,右手下撞出豹子头林冲,各引五百军马,两边杀来。措手不及,知道中了奸计,火速回军。前面又撞出呼延灼,引着一支马军,大杀一阵。杀的李成、闻达金盔倒纳,衣甲飘零,退入城中,闭门不出。宋江军马次第而回。早转近梁山泊边,却好迎着丑郡马宣赞拦路。宋江约住军兵,权且下寨。暗地使人从偏僻小路,赴水上山报知,约会水陆军兵,两下救应。有诗为证:
诗句:
水浒传 · 第六十四回 · 呼延灼夜月赚关胜 宋公明雪天擒索超
城上望见宋江军马,手拖旗幡,肩担刀斧,人起还山之意,马嘶归寨之声,纷纷滚滚,拔寨都起。城上看了仔细,报与梁中书知道:“梁山泊军马,今日尽数收兵,都回去了。”梁中书听的,随即唤李成、闻达商议。
译文:
在月光下,呼延灼成功地诱惑了关胜,宋公明在雪天里成功擒拿了索超。
注释:
- “水浒传”: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讲述了宋江领导的一群好汉的故事。
- “第六十四回”:这是《水浒传》中的第六十四章,叙述的是宋江率领梁山好汉们与官军的冲突与较量。
- “呼延灼”和“关胜”:呼延灼是梁山好汉中的一员猛将,而关胜则是北宋时期的名将,后来成为梁山好汉的将领之一。
- “梁中书”:北宋时期的官员,后成为梁山起义的间接领导者。
- “李成”和“闻达”:北宋时期的将领,也是梁山起义的一部分人物。
- “京师救军”:指北宋朝廷派来的军队,他们的目的是解救被梁山起义军围困的开封(今河南开封)。
- “贼巢”:指梁山起义军所占据的地方,这里特指梁山。
- “丑郡马宣赞”:指的是梁山起义军中的一位重要人物,他的名字在《水浒传》中有提及。
- “次第而回”:意思是陆续回到梁山,表示梁山好汉们陆续返回山寨。
- “暗地使人从偏僻小路,赴水上山报知”:暗示梁山起义军通过秘密的方式,向梁山报告了官军的行动。
赏析:
《水浒传》是一部描写农民起义的小说,反映了北宋末年的社会矛盾和人民反抗压迫的斗争。本章节通过描述梁山好汉们的英勇行动,展现了他们在面对强敌时不屈不挠的精神。特别是呼延灼的计谋和宋江等人的智慧,使得梁山好汉们最终成功地摆脱了官军的追捕,再次回到了自己的根据地。这段描述不仅展现了梁山好汉的勇猛和智慧,也体现了他们的团结和忠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