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分两头,却说关胜与同宣赞、郝思文,引领五千军马接来,相近凌州。且说凌州太守接得东京调兵的敕旨,并蔡太师扎付,便请兵马团练单廷圭、魏定国商议。二将受了扎付,随即选点军兵,关领军器,拴束鞍马,整顿粮草,指日起行。忽闻报说:“蒲东大刀关胜,引军到来,侵犯本州。”单廷圭、魏定国听得大怒,便收拾军马出城迎敌。两军相近,旗鼓相望。门旗下关胜出马。那边阵内鼓声响处,圣水将军出马。怎生打扮?

戴一顶浑铁打就四方铁帽,顶上撒一颗斗来大小黑缨,披一副熊皮砌就嵌缝沿边乌油铠甲,穿一领皂罗绣就点翠团花秃袖征袍,着一双斜皮踢镫嵌线云跟靴,系一条碧鞓钉就叠胜狮蛮带,一张弓,一壶箭,骑一匹深乌马,使一条黑杆枪。

前面打一把引军按北方皂纛旗,上书七个银字:“圣水将军单廷圭”。又见这边鸾铃响处,转出这员神火将军魏定国来出马。怎生打扮?

水浒传 · 第六十七回 · 宋江赏马步三 关胜降水火二将

诗句

1. 话分两头,却说关胜与同宣赞、郝思文,引领五千军马接来,相近凌州。

注释
  • “话分两头”:意味着话题分开讲,这里指关胜的行动被暂时搁置。
  • “关胜与同宣赞、郝思文”:指的是关胜率领的将领,宣赞和郝思文。
  • “引领五千军马接来”:带领着五千名骑兵前来。
  • “相近凌州”:靠近凌州,这是故事发生的地点。

2. 且说凌州太守接得东京调兵的敕旨,并蔡太师扎付。

注释
  • “凌州太守”:凌州的行政长官。
  • “东京调兵的敕旨”:来自东京(即东京朝廷)的命令。
  • “蔡太师扎付”:可能是蔡京(当时为太师)的命令或指示。

3. 便请兵马团练单廷圭、魏定国商议。

注释
  • “兵马团练”:负责管理军事事务的人物。
  • “单廷圭、魏定国”:两位地方军事领导人。

4. 二将受了扎付,随即选点军兵,关领军器,拴束鞍马,整顿粮草,指日起行。

注释
  • “二将”:指的是单廷圭和魏定国。
  • “扎付”:命令或指示。
  • “选点军兵”:选拔士兵。
  • “关领军器”:携带兵器。
  • “拴束鞍马”:准备鞍具,确保马匹准备好。
  • “整顿粮草”:准备给养,确保行军过程中有足够的物资。
  • “指日起行”:决定出发的日子。

5. 忽闻报说:“蒲东大刀关胜,引军到来,侵犯本州。”单廷圭、魏定国听得大怒,便收拾军马出城迎敌。两军相近,旗鼓相望。门旗下关胜出马。那边阵内鼓声响处,圣水将军出马。怎生打扮?

注释
  • “蒲东大刀关胜”:指的是关胜,他在小说《水浒传》中是著名的武将之一。
  • “单廷圭、魏定国”:凌州的军事指挥官。
  • “激怒”:由于听到报告而感到愤怒。
  • “收拾军马”:整理好军队等待战斗的准备。
  • “出城迎敌”:出兵迎战敌军的动作。
  • “旗鼓相望”:双方军队的旗帜在阳光下互相映照,显示了战斗即将开始的紧张气氛。
  • “圣水将军出马”:描述关胜出场的情景。
  • “怎生打扮?”:询问关胜的装束是什么样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