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高太尉见水面上船只,都纷纷滚滚,乱投山边去了。船上缚着的,尽是刘梦龙水军的旗号。情知水路里又折了一阵,忙传钧令,且教收兵回济州去,别作道理。五军比及要退,又值天晚,只听得四下里火炮不住价响,宋江军马不知几路杀将来。高太尉只叫得:“苦了也!”正是:欢喜未来愁又至,才逢病退又遭殃。有分教:一枚太尉,翻为阴陵失路之人;十路雄兵,变作赤壁鏖兵之客。只教步卒无门归大寨,水军逃路到华胥。毕竟高太尉并十路军兵怎地脱身,且听下回分解。
诗句: 水浒传·第七十八回·十节度议取梁山泊 宋公明一败高太尉。
译文: 《水浒传》第七十八回讲述了十位节度使共同商议夺取梁山泊,但最终失败的故事。宋公明在这次战斗中被高太尉的军队打败。
注释:
- 高太尉:指高俅,北宋时期的一个权臣,因其权势滔天和陷害忠良而被民间称为“高衙内”或“高太尉”。
- 水面上船只,都纷纷滚滚,乱投山边去了。船上缚着的,尽是刘梦龙水军的旗号。情知水路里又折了一阵,忙传钧令,且教收兵回济州去,别作道理。
- 五军:指的是宋江领导的梁山好汉们。
- 五军比及要退,又值天晚。只听得四下里火炮不住价响,宋江军马不知几路杀将来。
- 高太尉只叫得:“苦了也!”正是:欢喜未来愁又至,才逢病退又遭殃。有分教:一枚太尉,翻为阴陵失路之人;十路雄兵,变作赤壁鏖兵之客。只教步卒无门归大寨,水军逃路到华胥。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宋江和高太尉之间激烈冲突的场景。首先,诗中描述了高太尉看到水面上的船舰不断向他的水军投降,意识到梁山好汉们已经占据了有利的地形。接着,他急忙命令撤回军队,但此时天色已晚,梁山好汉们开始发动攻击。最后,高太尉感叹自己的命运多舛,而梁山好汉们的攻势如潮水般汹涌,使得原本计划撤退的十位节度使陷入了绝境。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描写展示了战争的残酷和英雄的悲壮,同时也表达了对正义必胜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