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一顶插交角,嵌金花,光挣挣铁幞头;拴一条长数尺,飞红霞,云彩彩红抹额;披一副黑扑扑,齐臻臻,退光漆,烈龙鳞,戗金乌油甲;系一条攒八宝,嵌七珍,金雀舌,双獭尾,玲珑碧玉带;穿一领按北方,如泼墨,结乌云,飘黑雾,俏身皂罗袍;着一对绿兜根,金落缝,走云芽,盘双凤,踏山麂皮靴;悬一张射双雕,落孤雁,鹊画宝雕弓;攒一壶穿银盔,透铁铠,点钢凿子箭;捥两条苍龙梢,排竹节,水磨打将鞭;骑一匹恨天低,嫌地窄,千里乌骓马。正是:斜按铁枪临阵上,浑如黑杀降凡间。
认旗上写的分明,乃是“双鞭呼延灼”。兜住马,横着枪,立在阵前。高太尉看见,道:“这厮便是统领连环马时,背反朝廷的。”便差云中节度使韩存保出马迎敌。这韩存保善使一枝方天画戟。两个在阵前更不打话,一个使戟去搠,一个用枪来迎。使戟的不放半分闲,使枪的岂饶些子空。两个战到五十余合,呼延灼卖个破绽,闪出去,拍着马望山坡下便走。韩存保紧要干功,跑着马赶来。八个马蹄翻盏撒钹相似,约赶过五七里,无人之处,看看赶上。呼延灼勒回马,带转枪,舞起双鞭来迎。两个又斗十数合之上。用双鞭分开画戟,回马又走。韩存保寻思:“这厮枪又近不得我,鞭又赢不得我。我不就这里赶上捉了这贼,更待何时!”抢将近来,赶转一两山嘴,有两条路,竟不知呼延灼何处去了。
诗句:
水浒传 · 第七十九回 · 刘唐放火烧战船 宋江两败高太尉
戴一顶插交角,嵌金花,光挣挣铁幞头;拴一条长数尺,飞红霞,云彩彩红抹额;披一副黑扑扑,齐臻臻,退光漆,烈龙鳞,戗金乌油甲;系一条攒八宝,嵌七珍,金雀舌,双獭尾,玲珑碧玉带;穿一领按北方,如泼墨,结乌云,飘黑雾,俏身皂罗袍;着一对绿兜根,金落缝,走云芽,盘双凤,踏山麂皮靴;悬一张射双雕,落孤雁,鹊画宝雕弓;攒一壶穿银盔,透铁铠,点钢凿子箭;捥两条苍龙梢,排竹节,水磨打将鞭;骑一匹恨天低,嫌地窄,千里乌骓马。
译文:
这是一幅描述《水浒传》中人物梁山好汉宋江和高俅手下将领呼延灼的激烈战斗场面的图画。画面生动描绘了呼延灼英勇善战的形象,他头戴华丽的铁幞头,身着黑色的战袍,腰间挂着闪亮的武器。他的坐骑是一匹名叫“恨天低”的骏马,显得威武雄壮。呼延灼手持双鞭,与对方展开了激烈的交锋。
正是:斜按铁枪临阵上,浑如黑杀降凡间。
赏析:
这句话表达了战斗的激烈和紧张的气氛,同时暗示了呼延灼使用铁枪的威力巨大,仿佛能够降伏凡人。这种描写增强了画面的紧张感和视觉冲击力,使读者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战斗的激烈程度。
接下来是认旗上的字:“双鞭呼延灼”。这句诗表明了呼延灼的身份和他在战斗中的角色。通过认旗的动作,我们得知呼延灼是梁山好汉之一,擅长使用双鞭,是梁山英雄中的佼佼者。这种描绘方式不仅展现了呼延灼的勇猛,也强调了他的地位和作用。
最后两句描述了两位武将的战斗场景:高太尉看到呼延灼后,认为他曾经带领连环马反叛朝廷,所以派出韩存保来对抗他。两人在战场相遇后展开了一场激战,直到呼延灼假装败退并引诱韩存保追赶。最终,呼延灼凭借其精湛的武艺和智慧,成功地摆脱了追击,继续他的行动。
这段诗句通过生动的画面和紧凑的情节,展现了梁山好汉们英勇善战、智勇双全的精神风貌。同时,它也反映了古代战争的残酷性和英雄们的英勇无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