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高太尉晓夜催促督造船只,朝暮捉拿民夫供役。那济州东路上一带都是船厂,趱造大海鳅船百只,何止匠人数千,纷纷攘攘。那等蛮军,都拔出刀来,唬吓民夫,无分星夜,要趱完备。是日,时迁、段景住先到了厂内,两个商量道:“眼见的孙、张二夫妻,只是去船厂里放火,我和你也去那里,不显我和你高强。我们只伏在这里左右,等他船厂里火发,我便却去城门边伺候,必然有救军出来,乘势闪将入去,就城楼上放起火来,你便却去城西草料场里,也放起把火来,教他两下里救应不迭。这场惊吓不小。”两个自暗暗地相约了,身边都藏了引火的药头,各自去寻个安身之处。

却说张青、孙新两个来到济州城下,看见三五百人,拽木头入船厂里去。张、孙二人杂在人丛里,也去拽木头投厂里去。厂门口约有二百来军汉,各带腰刀,手拿棍棒,打着民夫,尽力拖拽入厂里面交纳。团团一遭,都是排栅;前后搭盖茅草厂屋,有二三百间。张青、孙新入到里面看时,匠人数千,解板的在一处,钉船的在一处,粘船的在一处。匠人民夫,乱滚滚往来,不记其数。这两个径投做饭的笆棚下去躲避。孙二娘、顾大嫂两个穿了些腌腌臜臜衣服,各提着个饭罐,随着一般送饭的妇人,打哄入去。看看天色渐晚,月色光明,众匠人大半尚兀自在那里挣趱未办的工程。当时近有二更时分,孙新、张青在左边船厂里放火,孙二娘、顾大嫂在右边船厂里放火。两下火起,草屋焰腾腾地价烧起来。船厂内民夫工匠,一齐发喊,拔翻众栅,各自逃生。

诗句

  • 水浒传·第八十回: 《张顺凿漏海鳅船 宋江三败高太尉》是《水浒传》中的经典情节之一,描述了梁山好汉与官军之间的斗争。

译文

  • 第八十回: 张顺和段景住潜入济州东路的造船厂,计划在那里放火,以便让宋江的军队有机会救援。孙二娘和顾大嫂则在另一边同时放火,制造混乱和恐慌,从而为宋江的部队争取时间。

注释

  1. 济州东路上一带都是船厂: 描述了济州城东边的地理位置及其工业特色,即大量造船厂的存在。
  2. 何止匠人数千,纷纷攘攘: 表达了造船工人众多且繁忙的场景。
  3. 眼见的孙、张二夫妻: 指的是孙二娘和张顺这对梁山好汉中的一对夫妻。
  4. 两个商量道: 描述了张青和孙新之间进行的密谋或对话。
  5. 时迁、段景住先到了厂内: 指梁山好汉中的两名成员先行潜入造船厂进行破坏行动。
  6. 我们只伏在这里左右,等他船厂里火发: 描述了梁山好汉的计划:他们藏在四周等待时机,当造船厂发生火灾时再采取行动。
  7. 必然有救军出来,乘势闪将入去: 表明梁山好汉计划利用火灾的机会,趁乱进入城内进行救援。
  8. 你便却去城西草料场里,也放起把火来: 描述另一位梁山好汉的行动,他计划在城内的另一个地点放火。
  9. 必然救应不迭: 暗示梁山好汉的计划能够成功,因为他们的火势会迅速蔓延,官军难以及时控制局面。

赏析

这段描述展示了梁山好汉与官军之间的紧张局势以及他们的智谋和策略。通过精心策划的计谋和对环境的熟悉,梁山好汉们成功地创造了混乱并给官军造成压力。这一情节不仅显示了梁山好汉的智慧和勇气,也体现了他们对形势把握的能力,以及对战略机遇的敏锐洞察。此外,这种对抗展现了古代社会中官府与民间力量之间的矛盾冲突,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