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闲得志一高俅,漫领三军水上游。
便有海鳅船万只,俱来泊内一齐休。
高太尉看了诗大怒,便要起军征剿:“若不杀尽贼寇,誓不回军!”闻参谋谏道:“太尉暂息雷霆之怒。想此狂寇惧怕,特写恶言唬吓,不为大事。消停数日之间,拨定了水陆军马,那时征进未迟。目今深冬,天气和暖,此天子洪福,元帅虎威也。”高俅听罢甚喜,遂入城中,商议拨军遣将。旱路上便调周昂、王焕同领大军,随行策应。却调项元镇、张开总领军马一万,直至梁山泊山前那条大路上守住厮杀。原来梁山泊自古四面八方,茫茫荡荡,都是芦苇烟水。近来只有山前这条大路,却是宋公明方才新筑的,旧不曾有。高太尉教调马军先进,截住这条路口。其余闻参谋、丘岳、徐京、梅展、王文德、杨温、李从吉、长史王瑾、造船人叶春、随行牙将、大小军校随从人等,都跟高太尉上船征进。闻参谋谏道:“主帅只可监督马军,陆路进发,不可自登水路,亲临险地。”高太尉道:“无伤。前番二次,皆不得其人,以致失陷了人马,折了许多船只。今番造得若干好船,我若不亲临监督,如何擒捉此寇?今次正要与贼人决一死战,汝不必多言!”闻参谋再不敢开口,只得跟随高太尉上船。高俅拨三十只大海鳅船,与先锋丘岳、徐京、梅展管领,拨五十只小海鳅船开路,令杨温同长史王瑾、船匠叶春管领。头船上立两面大红绣旗,上书十四个金字道:“搅海翻江冲巨浪,安邦定国灭洪妖。”中军船上,却是高太尉、闻参谋,引着歌儿舞女,自守中军队伍。向那三五十只大海鳅船上,摆开碧油幢、帅字旗、黄钺白旄、朱皂盖、中军器械。后面船上,便令王文德、李从吉压阵。此是十一月中时。马军得令先行。水军先锋丘岳、徐京、梅展三个,在头船上,首先进发,飞云卷雾,望梁山泊来。但见海鳅船:
《水浒传》第八十一回主要描绘了宋江与高俅在梁山泊和济州城的冲突,其中张顺凿漏了海鳅船这一情节,展现了人物的智勇以及战争策略。下面是对该回内容的逐句翻译:
高俅作为朝廷高级官员,对梁山泊的起义军进行了镇压。他派遣闻参谋和丘岳等将领去梁山泊,希望用武力解决争端。然而,梁山泊的领导者宋江和李逵等人并未屈服,反而采取了更为巧妙的策略。
在宋江的领导下,梁山泊的士兵们建造了一艘特殊的海鳅船,用以对抗高太尉的大军。这艘船被设计为能够在水中快速移动,且拥有强大的战斗力。当高太尉得知这个消息后,他命令军队对梁山泊发起攻击,希望能够一举消灭这群不服从的起义军。
为了确保胜利,高太尉亲自率领军队前往梁山泊,准备对梁山泊的船只发起攻击。他调集了大量的士兵和战船,企图一举消灭梁山泊的反抗势力。
张顺利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成功地凿漏了高太尉的海鳅船。这一英勇行为不仅展示了他的个人能力,也成为了整个故事情节中的高潮部分。
第八十一回通过描述张顺凿漏海鳅船这一情节,展示了梁山泊起义军的智勇和坚韧。他们不仅勇敢地面对强敌,还巧妙地运用战术和智慧取得胜利。这一故事也反映了古代战争中的智慧和勇气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