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风一首:

大鹏久伏北溟里,海运抟风九万里。

丈夫按剑居蓬蒿,时间谈笑鹰扬起。

县官失政群臣妒,天下黎民思乐土。

壮哉一百八英雄,任侠施仁聚山坞。

宋江意气天下稀,学究谋略人中奇。

折馘擒俘俱虎将,披坚执锐尽健儿。

艨艟战舰环湍濑,剑戟短兵布山寨。

三关部伍太森严,万姓闻风俱胆碎。

惟诛国蠹去贪残,替天行道民尽安。

只为忠贞同皎日,遂令天诏降梁山。

东风拂拂征袍舞,朱鹭翩翩动钲鼓。

黄封御酒远相颁,紫泥锦绮仍安抚。

承恩将校舒衷情,焚香再拜朝玉京。

天子龙颜动喜色,诸侯击节歌升平。

汴州城下屯枭骑,一心报国真嘉会。

尽归廊庙佐清朝,万古千秋尚忠义。

话说当年有大辽国王,起兵前来侵占山后九州边界。兵分四路而入,劫掳山东、山西,抢掠河南、河北。各处州县,申达表文,奏请朝廷求救。先经枢密院,然后得到御前。所有枢密童贯同太师蔡京、太尉高俅、杨戬,商议纳下表章不奏。只是行移邻近州府,催攒各处,径调军马,前去策应。正如担雪填井一般。此事人皆尽知,只瞒着天子一个。适来四个贼臣设计,教枢密童贯启奏,将宋江等众要行陷害。不期那御屏风后转出一员大臣来喝住。正是殿前都太尉宿元景。便向殿前启奏道:“陛下!宋江这伙好汉方始归降,百单八人,恩同手足,意若同胞。他们决不肯便拆散分开,虽死不舍相离。如何今又要害他众人性命!此辈好汉,智勇非同小可。倘或城中翻变起来,将何解救?如之奈何?见今辽国兴兵十万之众,侵占山后九州所属县治,各处申达表文求救,累次调兵前去征剿交锋,如汤泼蚁。贼势浩大,所遣官军,又无良策可退,每每只是折兵损将。惟瞒陛下不奏。以臣愚见,正好差宋江等全伙良将,部领所属军将人马,直抵本境,收伏辽国之贼。令此辈好汉建功进用,于国实有便益。微臣不敢自专,乞请圣鉴。”天子听罢宿太尉所奏,龙颜大喜。巡问众官,俱言有理。天子大骂枢密院童贯等官:“都是汝等谗佞之徒,误国之辈,妒贤嫉能,闭塞贤路,饰词矫情,坏尽朝廷大事!姑恕情罪,免其追问。”天子亲书诏敕,赐宋江为破辽都先锋。其余诸将,待建功加官受爵。就差太尉宿元景,亲赍诏敕,去宋江军前行营开读。天子朝退,百官皆散。

水浒传 · 第八十二回 · 宋公明奉诏破大辽 陈桥驿滴泪斩小卒
【译文】:水浒传第八十二回,宋江接到皇帝的命令,要他去征讨辽国。他带领着一百零八位好汉前往战场。在陈桥驿,他流泪斩杀了一名小卒。
【注释】:本诗是《水浒传》第八十二回的标题,讲述了宋江接受朝廷命令,率领一百零八位好汉出征辽国的故事。

大鹏久伏北溟里,海运抟风九万里。
丈夫按剑居蓬蒿,时间谈笑鹰扬起。
【译文】:大鹏在北方的海里长久地潜伏,它乘着巨大的海风展翅高飞,达到了九万里的高度。一个男子握着宝剑站在荒野中,时而谈笑自若,时而又昂首挺胸。
【注释】:《大鹏》是一首描绘大鹏鸟的诗歌。大鹏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神鸟之一,象征着自由和力量。

县官失政群臣妒,天下黎民思乐土。
壮哉一百八英雄,任侠施仁聚山坞。
【译文】:县官失去了政治权力,众臣嫉妒不已,百姓们思念一个安乐的土地。一百零八位英雄豪迈,他们仗义执言,仁德兼备,聚集在山坞之中。
【注释】:《壮哉一百八英雄》是一首赞美一百零八位英雄豪迈、仗义执言、仁德兼备的诗歌。

宋江意气天下稀,学究谋略人中奇。
折馘擒俘俱虎将,披坚执锐尽健儿。
艨艟战舰环湍濑,剑戟短兵布山寨。
三关部伍太森严,万姓闻风俱胆碎。
【译文】:宋江的志向和气度让天下人都感到珍贵,他的智谋和谋略在人中堪称一绝。他在战场上英勇无畏,斩杀敌军;他穿着坚固的铠甲,挥舞着锋利的武器,带领着勇士们奋勇杀敌。他的舰队和战舰环流于河流急滩之间,剑戟与短兵器布满山寨。他的部队纪律严明,令人闻风丧胆。
【注释】:本诗描述了宋江在战场上的英勇表现以及他的智谋和军事才能。

惟诛国蠹去贪残,替天行道民尽安。
只为忠贞同皎日,遂令天诏降梁山。
【译文】:只有除掉那些祸害国家的奸臣贪官,才能去除国家的弊端,让人民过上安定的生活。因为他的忠诚正直,像明亮的太阳一样耀眼,所以上天派下诏书,让他来到梁山。
【注释】:这里表达了对于宋江忠诚耿直性格的赞美,以及他因忠诚而获得天命的赞颂。

东风拂拂征袍舞,朱鹭翩翩动钲鼓。
黄封御酒远相颁,紫泥锦绮仍安抚。
承恩将校舒衷情,焚香再拜朝玉京。
天子龙颜动喜色,诸侯击节歌升平。
【译文】:春风拂动着士兵们的战袍,如同翩翩起舞的朱鹭;皇帝赐予的御酒远远地颁下,紫色的泥金锦绮仍然被用来安抚军队。受到皇恩的将领们心情激动,焚香叩头朝拜皇宫;天子的龙颜露出喜悦的神色,诸侯们击节唱歌歌颂太平。
【注释】:本诗描绘了宋江得到皇帝赏赐后,军队士气高昂,皇帝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的场景。

汴州城下屯枭骑,一心报国真嘉会。
【译文】:在汴州的城墙下,驻扎着勇猛的骑兵,他们一心为国作战,真正的嘉会。
【注释】:这里描述了宋江的军队在汴州城外英勇奋战的场景,展现了他们的忠诚和勇敢。

尽归廊庙佐清朝,万古千秋尚忠义。
话说当年有大辽国王,起兵前来侵占山后九州边界。兵分四路而入,劫掳山东、山西,抢掠河南、河北。各处州县,申达表文,奏请朝廷求救。先经枢密院,然后得到御前。所有枢密童贯同太师蔡京、太尉高俅、杨戬,商议纳下表章不奏。只是行移邻近州府,催攒各处,径调军马,前去策应。正如担雪填井一般。此事人皆尽知,只瞒着天子一个。适来四个贼臣设计,教枢密童贯启奏,将宋江等众要行陷害。不期那御屏风后转出一员大臣来喝住。正是殿前都太尉宿元景。便向殿前启奏道:“陛下!宋江这伙好汉方始归降,百单八人,恩同手足,意若同胞。他们决不肯便拆散分开,虽死不舍相离。如何今又要害他众人性命!此辈好汉,智勇非同小可。倘或城中翻变起来,将何解救?如之奈何?见今辽国兴兵十万之众,侵占山后九州所属县治,各处申达表文求救,累次调兵前去征剿交锋,如汤泼蚁。贼势浩大,所遣官军,又无良策可退,每每只是折兵损将。惟瞒陛下不奏。以臣愚见,正好差宋江等全伙良将 ,部领所属军将人马,直抵本境,收伏辽国之贼。令此辈好汉建功进用,于国实有便益。微臣不敢自专,乞请圣鉴。”天子听罢宿太尉所奏,龙颜大喜。巡问众官,俱言有理。天子大骂枢密院童贯等官:“都是汝等谗佞之徒,误国之辈,妒贤嫉能,闭塞贤路,饰词矫情,坏尽朝廷大事!姑恕情罪,免其追问。”天子亲书诏敕,赐宋江为破辽都先锋。其余诸将,待建功加官受爵。就差太尉宿元景,亲赍诏敕,去宋江军前行营开读。天子朝退,百官皆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