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阵堂堂已受降,佞臣潜地害忠良。

宿公力奏征骄虏,始得孤忠达庙廊。

再说宋江聚众商议、所带还山人数是谁。宋江与同军师吴用、公孙胜、林冲、刘唐、杜迁、宋万、朱贵、宋清、阮家三弟兄,马步水军一万余人回去。其余大队人马,都随卢先锋在京师屯扎。宋江与吴用、公孙胜等,于路无话。回到梁山泊忠义堂上坐下,便传将令,教各家老小眷属,收拾行李,准备起程。一面叫宰杀猪羊牲口,香烛钱马,祭献晁天王。然后焚化灵牌,做个会众的筵席,管待众将。随即将各家老小,各各送回原所州县,上车乘马,俱已去了。然后教自家庄客,送老小宋太公并家眷人口,再回郓城县宋家村,复为良民。随即叫阮家三弟兄,拣选合用船只。其余不堪用的小船,尽行给散与附近居民收用。山中应有屋宇房舍,任从居民搬拆。三关城垣,忠义等屋,尽行拆毁。一应事务,整理已了,收拾人马,火速还京。

水浒传 · 第八十二回 · 宋公明奉诏破大辽 陈桥驿滴泪斩小卒
兵阵堂堂已受降,佞臣潜地害忠良。
宿公力奏征骄虏,始得孤忠达庙廊。
译文:
军队整齐排列已经接受降兵,奸臣暗中杀害忠良。
宿公竭力上奏征讨骄横的敌人,终于得到了孤忠的忠诚和荣誉。
赏析:
这首诗是《水浒传》中第八十二回的内容,描述了宋江在奉命征伐大辽的过程中,面对强大的敌人,以及奸臣们的暗害,他依然坚守忠诚,不屈不挠地为国家和民族付出努力的故事。这首诗通过对战争场面的描绘和对人物性格特点的刻画,展现了宋江英勇善战、忠诚无畏的英雄形象。同时,诗中的“宿公”也是一个关键角色,他的努力和上奏使得宋江得以出征,从而为国家做出了贡献。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和民族的忠诚和热爱,也揭示了人性中善恶两面的矛盾和冲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