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

山后辽兵侵境,中原宋帝兴军。水乡取出众天星,奉诏去邪归正。暗地时迁放火,更兼石秀同行。等闲打破永平城,千载功勋可敬。

话说当下欧阳侍郎奏道:“宋江这伙都是梁山泊英雄好汉。如今宋朝童子皇帝,被蔡京、童贯、高俅、杨戬四个贼臣弄权,嫉贤妒能,闭塞贤路,非亲不进,非财不用,久后如何容的他们。论臣愚意,郎主可加官爵,重赐金帛,多赏轻裘肥马,臣愿为使臣,说他来降俺大辽国。郎主若得这伙军马来,觑中原如同反掌。臣不敢自专,乞郎主圣鉴不错。”大辽国主听罢,便道:“你也说的是。你就为使臣,将带一百八骑好马,一百八匹好段子,俺的敕命一道,封宋江为镇国大将军,总领辽兵大元帅,赐与金一提,银一秤,权当信物。教把众头目的姓名都抄将来,尽数封他官爵。”只见班部中兀颜都统军出来启奏郎主道:“宋江这一伙草贼,招安他做甚!放着奴婢手下有二十八宿将军,十一曜大将,有的是强兵猛将,怕不赢他!若是这伙蛮子不退呵,奴婢亲自引兵去剿杀这厮。”国主道:“你便是了的好汉,如插翅大虫,再添的这伙呵,你又加生两翅。你且休得阻当。”辽主不听兀颜之言,再有谁敢多言。原来这兀颜光都统军,正是辽国第一员上将,十八般武艺无有不通,兵书战策尽皆熟闲。年方三十五六,堂堂一表,凛凛一躯,八尺有余身材,面白唇红,须黄眼碧,威仪猛勇,力敌万人。上阵时仗条浑铁点钢枪,杀到浓处,不时掣出腰间铁简,使的铮铮有声。端的是有万夫不当之勇。

诗句逐句释义与赏析

诗句

  1. 山后辽兵侵境:描述辽国军队在山脉后方入侵中原的情境。
  2. 中原宋帝兴军:中原地区的宋朝皇帝开始组织军队对抗辽国。
  3. 水乡取出众天星:比喻梁山泊英雄好汉如同夜空中闪烁的繁星,聚集并显现出他们的英勇和智慧。
  4. 奉诏去邪归正:表示这些义士听从朝廷的命令,从邪恶转向正义。
  5. 暗地时迁放火:暗指宋江的心腹将领时迁在暗中放火,可能用于扰乱敌方或进行内部破坏。
  6. 更兼石秀同行:表示除了时迁外,石秀也参与了这次行动,共同完成目标。
  7. 等闲打破永平城:轻松地攻克了永平城,显示强大的战斗力。
  8. 千载功勋可敬:表明此次军事行动不仅成功,还为宋朝赢得了长久的荣誉和尊敬。

译文

当辽国的侵略军在山后侵袭中原,宋朝皇帝也开始组织抵抗。在水乡之地,众多像天空中的明星一样的英雄好汉被召集起来,他们遵从皇帝的命令,放弃邪恶,转而成为忠诚的士兵。他们暗中行动,包括时迁在内,他进行了火灾破坏,而石秀则作为他们的同伴参与行动。最终,他们轻松攻破了永平城,为宋朝赢得了长久的尊重。

注释

  • 山后:指北方的山区区域,辽国军队常在此地活动。
  • 中原宋帝:指的是宋朝的皇帝。
  • 水乡:泛指河流附近的地区,这里指宋军中的梁山好汉聚集之地。
  • 奉诏去邪归正:指梁山好汉们遵循朝廷命令,放弃过去的不法行为,回归正道。
  • 暗地时迁放火:暗指梁山好汉时迁暗中策划和执行破坏任务。
  • 更兼石秀同行:说明时迁和石秀是梁山好汉中的两位重要人物,共同完成了这次行动。
  • 等闲打破永平城:表示这次军事行动非常顺利,轻易地就攻占了永平城。
  • 千载功臣:“千载”意味着很长时间,“功臣”表示对国家有巨大贡献的人。

通过这首诗可以看出,宋朝皇帝为了维护国家的稳定和安全,不惜借助江湖人士的力量,同时也展示了这些英雄好汉的智慧、勇气和忠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