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会合卢俊义,一同上帐,商议攻取幽州之策。吴用、朱武便道:“幽州分兵两路而来,此必是诱引之计,且未可行。”卢俊义道:“军师错矣!那厮连输了数次,如何是诱敌之计?当取不取,过后难取。不就这里去取幽州,更待何时!”宋江道:“这厮势穷力尽,有何良策可施。正好乘此机会。”遂不从吴用、朱武之言,引兵往幽州便进。将两处军马,分作大小三路起行。只见前军报来说:“辽兵在前拦住。”宋江遂到军前看时,山坡后转出一彪皂旗来。宋江便教前军摆开人马。只见那番军番将,盖地而来。皂雕旗分作四路,向山坡前摆开。宋江、卢俊义与众将看时,如黑云踊出千百万人马相似,簇拥着一员大将番官,横着三尖两刃刀,立马阵前。那番官怎生打扮?但见:

原文

水浒传 · 第八十六回 · 宋公明大战独鹿山 卢俊义兵陷青石峪
宋江会合卢俊义,一同上帐,商议攻取幽州之策。吴用、朱武便道:“幽州分兵两路而来,此必是诱引之计,且未可行。”卢俊义道:“军师错矣!那厮连输了数次,如何是诱敌之计?当取不取,过后难取。不就这里去取幽州,更待何时!”宋江道:“这厮势穷力尽,有何良策可施。正好乘此机会。”遂不从吴用、朱武之言,引兵往幽州便进。将两处军马,分作大小三路起行。只见前军报来说:“辽兵在前拦住。”宋江遂到军前看时,山坡后转出一彪皂旗来。宋江便教前军摆开人马。只见那番军番将,盖地而来。皂雕旗分作四路,向山坡前摆开。宋江、卢俊义与众将看时,如黑云踊出千百万人马相似,簇拥着一员大将番官,横着三尖两刃刀,立马阵前。那番官怎生打扮?但见:

译文

水浒传 · 第八十六回 · 宋公明大战独鹿山 卢俊义兵陷青石峪
宋江和卢俊义一起上帐商议攻打幽州的策略。吴用和朱武认为:“因为幽州分兵两路而来是诱敌之计,所以不可轻举妄动。”卢俊义反驳说:“我军多次战败,敌军没有更好的策略可以施展,此时正是进攻的最好时机。如果不趁这个机会进攻,以后就很难有机会了。”宋江表示同意卢俊义的观点,于是不再听从吴用和朱武的意见,率军直指幽州。他命令军队分成三个部分出发,而先锋队报告说有辽军拦在前面。宋江带领部队到达前线,看到山坡后出现许多黑色旗帜的番军,他们迅速展开,形成四个方向,向山下的山坡前进,形成一种壮观的景象。在战场上,一个身穿华丽战袍的番国将领骑着战马站在最前面,他的三叉形的刀刃刀在阳光下闪闪发光。这位将领被众将团团包围,如同黑云般涌出成千上万的士兵,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攻势。

注释

  • 水浒传:中国古典四大小说之一,讲述了宋江领导的梁山好汉的故事。
  • 第八十六回:故事的具体章节。
  • 宋江:主要角色之一,梁山好汉之一。
  • 卢俊义:另一个主要角色,也是梁山好汉之一。
  • 前军:指宋江的先锋队。
  • 番军:指来自外国的军队,这里指辽国的军队。
  • 番将:指番国的军事将领。
  • 三尖两刃刀:一种长柄武器,具有三个尖部和两个刀刃。
  • 黑云:形容军队众多,气势庞大。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宋江和卢俊义决定进攻幽州的决策过程,以及他们与辽国军队的交锋场景。通过详细的描述和生动的场面再现,展现了古代战争的紧张气氛和英雄豪杰的英勇形象。诗中的语言精炼而富有画面感,能够让读者仿佛置身于战场之中,感受到那种生死存亡的紧张氛围。此外,诗歌还体现了作者对于战争和英雄主义的看法和态度,展现了一种正义必胜、邪恶必败的英雄气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