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说大辽国主,慌速退入燕京,急传圣旨,坚闭四门,紧守城池,不出对敌。宋江知得大辽国主退回燕京,便教军马拔寨都起,直追至城下,团团围住。令人请赵枢密直至后营,监临打城。宋江传令教就燕京城外团团竖起云梯炮石,扎下寨栅,准备打城。辽国郎主心慌,会集群臣商议,都道:“事在危急,莫若归降大宋,此为上计。”大辽郎主遂从众议。于是城上早竖起降旗,差人来宋营求告:“年年进牛马,岁岁献珠珍,再不敢侵犯中国。”宋江引着来人,直到后营,拜见赵枢密,通说投降一节,年年进贡,岁岁来朝。赵枢密听了道:“此乃国家大事。投降之事,须用取自上裁,我未敢擅便主张。你辽国有心投降,可差的当大臣,亲赴东京,朝见天子。圣旨准你辽国皈降表文,降诏赦罪,方敢退兵罢战。”来人领了这话,便入城回复郎主,奏知此事。当下国主聚集文武百官,商议此事。时有右丞相太师褚坚,出班奏曰:“目今郎主兵微将寡,人马皆无,如何迎敌?在于危急之际。论臣愚意,可多把金帛贿赂,以结人心。微臣亲往宋先锋寨内,重许厚礼。一面令其住兵停战,免的攻城,一面收拾礼物,径往东京,投买省院诸官,令其于天子之前,善言启奏,别作宛转。目今中国蔡京、童贯、高俅、杨戬四个贼臣专权,童子皇帝听他四个主张。可把金帛贿赂与此四人,买其讲和。必降诏赦,收兵罢战。”郎主准奏。
水浒传·第八十九回·宋公明破阵成功宿太尉颁恩降诏
诗:
宋江领兵至燕京城下,城头竖降旗,辽国主欲归降。赵枢密劝其勿急,待朝廷旨意后行事。辽主听从建议,差大臣入京奏告投降事宜。朝廷中,右丞相提议金帛贿赂以结人心。国主意从,决定多用金银珍宝与蔡京等奸臣讲和,请求赦罪。
译文:
话说大辽国主得知宋江率军逼近燕京,慌忙撤军回燕京,急传圣旨紧闭城门,坚守城池。宋江见辽军退却,便令全军包围燕京城,并下令四周竖起云梯炮石准备攻城。
辽国主心知不敌,召集群臣商议对策。右丞相提议,通过大量贿赂宋朝的官员来收买人心,然后让辽主亲自前往宋朝,向天子奏请投降。皇帝听此建议,命辽国主遣使向宋朝进贡,同时表示愿意接受宋朝的招安。
不久,辽国主派大臣出使宋朝,向赵枢密呈上降表,请求赦免罪过,并承诺每年进献牛马、珍珠宝物,不再侵犯中国。赵枢密将此事报告给皇帝,皇帝同意辽国主的请求,准予辽国投降。
注释:
- 大辽: 古代对东北各民族的统称。此处指辽国。
- 燕京: 北宋时的首都,位于今北京一带。
- 降旗: 表示投降的标志。
- 赵枢密: 宋朝的重要官员之一。
- 年年: 每年。
- 童贯、高俅、杨戬: 宋代四大奸臣,当时专权。
- 蔡京: 北宋时期的宰相。
赏析:
本回描绘了辽国在面临宋军压力下的求和过程。辽国主在宋军围困之下被迫考虑投降,但此时宋朝内部也有不同声音,赵枢密提出了通过金帛贿赂换取和平的建议。最终,辽国主接受了这一建议,派遣使者前往宋朝,正式请求投降。整个过程中体现了宋朝内部的权谋斗争及辽国主的无奈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