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张清、琼英、叶清看剐了田虎,受了皇恩,奉诏协助宋江,征讨王庆。张清等离了东京,已到颖昌州半月余了。闻宋先锋兵到,三人到军前迎接。参见毕,备述蒙恩褒封之事。宋江以下,称赞不已。宋江命张清等在军中听用。
宋江请陈安抚、侯参谋、罗武谕等,驻扎阳翟城中。自己大军不便入城。宋江传令,教大军都屯扎于方城山树林深密阴荫处,以避暑热。又因军士跋涉千里,中暑疲困者甚多。教安道全置办药料,医疗军士。再教军士搭盖凉庑,安顿马匹。令皇甫端调治,刻剐髦毛。吴用道:“大兵屯于丛林,恐敌人用火。”宋江道:“正要他用火。”宋江却教军士,再去于本山高岗凉荫树下,用竹蓬茅草,盖一小小山棚。当有河北降将乔道清会意,来禀宋江道:“乔某感先锋厚恩,今日愿略效微劳。”宋江大喜,密授计于乔道清,往山棚中去了。宋江挑选军士强健者三万人,令张清、琼英管领一万兵马,往东山麓埋伏。令孙安、卞祥,也管领一万人马,往西山麓埋伏。”只听我中军轰天炮响,一齐杀出。”将粮草都堆积于山南平麓,教李应、柴进,领五千军士看守。
诗句
水浒传 · 第一百零五回 · 宋公明避暑疗军兵 乔道清回风烧贼寇
译文
那时张清、琼英、叶清看到田虎被割了头,又接受了皇恩,奉诏协助宋江讨伐王庆。张清等人离开东京,已经到颖昌州一个多月了。听到宋先锋的兵马到了,三人去军营前迎接。参见之后,详细叙述了自己受到皇恩褒奖的事情。宋、李等都对张清等人赞不绝口。宋江命令张清等人在军中听用。
宋江请陈安抚、侯参谋、罗武谕等驻扎阳翟城中。因为宋江自己大军不适合入城,所以下令大军在方城山树林中深藏阴凉处休整,以避暑热。又因军士长途跋涉,中暑疲惫的人很多,教安道全准备药物,治疗军士。又让军士搭盖凉棚,安置马匹。令皇甫端调理,剃掉头发。吴用说:“大军驻扎在丛林中,恐怕敌人用火攻。”宋江说:“就是要敌人用火攻。”宋江却教军士,再去本山高岗凉荫树下,用竹蓬茅草盖一个小山棚。这时河北降将乔道清领会意图,来禀告宋江说:“乔某感激先锋的厚恩,今日愿略效微劳。”宋江大喜,密授计于乔道清,前往山棚中去了。宋江挑选军士中强健者三万人,命令张清、琼英统领一万兵马,往东山麓埋伏。命令孙安、卞祥也统领一万人马,往西山麓埋伏。”只听我中军轰天炮响,一齐杀出。”将粮草都堆积在山南平麓,让李应、柴进领五千军士看守。
注释
- 张清:梁山好汉之一,善使双枪,武艺高强。
- 琼英:亦称“琼姬”,梁山好汉之一,擅长使用弓箭。
- 叶清:可能是指另一个与张清、琼英一同参与战斗或支援的成员。
- 田虎:此处可能是指叛乱者或敌对势力中的首领,其首级被割取。
- 皇恩:指皇帝给予的恩惠和赏赐。
- 陈安抚:可能是南宋时期的高级官员,负责军事指挥。
- 侯参谋和罗武谕:可能是负责军事策划和战术指导的人员。
- 阳翟城:位于今天的河南省禹州市,为宋代的行政中心之一。
- 方城山:位于今河南省方城县,是一处著名的自然风景区。
- 凉棚:一种用竹蓬和茅草搭建的简易遮阳建筑。
- 中军:通常指军队中的中央指挥部或最高指挥机构。
- 粮草:指军队的食物和物资。
- 中暑:指在高温环境下体力消耗过快,导致身体出现热衰竭症状。
- 阴荫:指树木繁茂的地方提供的阴影,这里用来比喻阴凉之处。
- 剃发:古代的一种刑罚,即剃去头发以示惩罚。
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宋江及其部队在炎热的夏日进行战略部署和防御措施的情景。诗中展现了宋江对下属张清等人的重视和信任,以及他们对战争的准备和策略布局。诗中还反映了当时军队的生活状况和对自然环境的应对方法,如搭建凉棚、利用地形和植被来避暑等。此外,诗中还涉及了战争中的战略考量,如如何利用敌人的弱点来进行打击。整首诗通过描绘一系列军事行动和决策过程,展现了古代战争的复杂性和战略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