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宋江正在营中思算攻城之策,忽见水军头领李俊入寨来禀说:“水军船只已都到城西北汉江、襄水两处屯扎。小弟特来听令。”宋江留李俊在帐中,略饮几杯酒。有侦探军卒来报,说城中如此如此,将兵马去袭宛州了。宋江年罢大惊,急与吴用商议。吴用道:“陈安抚及花将军等俱有胆略,宛州不必忧虑。只就这个机会,一定要破他这座城池。”便向宋江密语半晌。宋江大喜,即授密计与李俊及步军头领鲍旭等二十员,带领步兵二千,至夜密随李俊去了。不题。
再说贼将縻貹等引兵已到宛州,伏路小军报人宛州来。陈安抚教花荣、林冲领兵马二万,出城迎敌。二将领兵,方出得城,又有流星探马报将来说:“縻貹等约会均州贼人,均州兵马三万,已到城北十里外了。”陈瓘再教吕方、郭盛领兵马二万,出北门迎敌去了。未及一个时辰,又有飞报说道:“巩州贼人季三思、倪慑等,统领兵马三万,杀奔到西门来。”众人都相顾错愕道:“城中只有宣赞、郝思文二将,兵马虽有一万,大半是老弱,如何守御?”当有圣手书生萧让道:“安抚大人不必忧虑。萧某有一计。”便叠着两个指头,向众人道:“如此如此,贼兵可破。”陈瓘以下众人,都点头称善。
诗句
水浒传 · 第一百零六回 · 书生谈笑却强敌 水军汨没破坚城
译文
《水浒传》第一百零六回:在营帐中,宋江正在思考攻城的策略时,忽然水军头领李俊入营报告说:“我们的船只都已经到达了西北的汉江和襄水两处,并且都扎下了营地。我特来向您报告。”宋江将李俊留在帐内,和他喝了几杯美酒。这时,有侦察兵前来报告说敌人已经出兵宛州。宋江一听这个消息非常惊恐,急忙与吴用商议对策。吴用表示,陈安抚、花将军等人都有胆识,不必担心宛州会失守。现在正是一个机会,一定要攻下这座城池。于是吴用向宋江提出了一个秘密的计划。宋江听后非常高兴,立即将计划告诉了李俊及步军头领鲍旭等二十员,带领步兵二千人,在夜晚秘密地跟随李俊离开了营寨。
再说贼将縻貹等引兵已到宛州,伏路的小军报信到了宛州。陈安抚命花荣、林冲领军二万,出城迎击敌人。两位将领刚一出兵,又有流星飞马报告说:“縻貹等约集均州贼人,均州兵马三万,已到城北十里外。”陈安抚再命吕方、郭盛领军二万,从北门出击迎战。不到一个时辰,又有飞报传来:“巩州贼人季三思、倪慑等,统领兵马三万,杀奔到西门来了。”众人都相顾错愕地说:“城中只有宣赞、郝思文两人,兵力虽然有一万,但大半是老弱之辈,如何防守?”正当此时,圣手书生萧让说道:“安抚大人不必忧虑。萧某有妙计。”他用手指点着两个指头,然后向众人道:“如此这般,贼兵可破。”陈安抚以下众人,都点头称善。
注释
- 水浒传: 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描写北宋末年梁山好汉的聚义和起义故事。
- 第一百零六回: 小说《水浒传》中的第一百二十六个回目,讲述宋江率军围攻宛州的故事。
- 营帐: 古代军队驻扎休息的地方,也泛指军营。
- 李俊: 水浒传中的一位著名人物,梁山泊的首领之一,善于水上作战。
- 宛州: 古地名,现为河南省南阳市。
- 陈安抚: 指陈安抚(陈元光),当时宛州的行政长官。
- 均州: 古地名,现为河南省信阳市。
- 巩州: 古地名,现为河南省巩义市。
- 宣赞、郝思文: 都是《水浒传》中的人物,分别是宛州城的守将和副将。
- 飞马: 指战马快速奔跑的样子。
- 圣手书生萧让: 《水浒传》中的人物,擅长书法,被尊称为“圣手书生”。
赏析
本诗通过描述《水浒传》中的一个重要战役——围攻宛州的战斗,展现了宋江和他的部下智勇双全、英勇抵抗敌人的场面。诗中不仅描绘了战斗的紧张氛围和士兵们的英勇无畏,还展示了领导者的智慧和决断力。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语言,读者可以感受到这场战斗的重要性以及参与其中的人们的英勇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