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路花荣、林冲已杀了阙翥、翁飞二将,杀散贼兵。单单只走了縻貹。收兵凯还,方欲进城。听说又有两路贼兵到来。西路兵已赖萧让妙计杀退了。南路吕方、郭盛尚不知胜败。花荣等得了这个消息,传令教军士疾驰到南路去。吕方、郭盛正与贼将鏖战,林冲、花荣驱兵助战,杀得贼兵星落云散,七断八续,斩获甚多。当日三路贼兵,死者三万余人,伤者无算。只见尸横郊野,血满田畴。林冲、花荣、吕方、郭盛,都收兵入城。与宣赞、郝思文一同来到帅府献捷。陈瓘、侯蒙、罗戩俱各大喜,称赞萧让之妙策,花荣等众将之英雄。众将喏喏连声道:“不敢。”陈安抚教大排筵席,宴赏将士,犒劳三军。标写萧让、林冲等功劳。紧守城池,不在话下。

再说段二差縻貹等领兵出城后,次夜,段二在城楼上眺望宋军。此时正是八月中旬望前天气。那轮几望的明月,照耀的如白昼一般。段二看见宋军中旗幡乱动,徐徐的向北退去。段二对左谋道:“想是宋江知道宛州危急,因此退兵。”左谋道:“一定是了。可急点铁骑出城掩击。”段二教钱傧、钱仪二将,整点兵马二万,出城追击宋兵。二将遵令去了。段二向西望时,只见城外襄水,一派月色,水光潺潺溶溶,相映上下。那宋军的三五百只粮船,也渐渐望北撑去。那段二平日掳掠惯了。今夜看见许多粮船,又没有什么水军在上。每船只有六七个水手,在那里撑驾。便叫放开西城水门,令水军总管诸能,统驾五百只战船,放出城来,抢劫粮船。宋军船上望见,连忙将船泊拢岸来。那船上水手,都跳上岸去。那边诸能撑驾战船上前。只听得宋军船帮里一棒锣声响,放出百十只小渔艇来,每船上二人划桨,三四人执着团牌标枪,朴刀短兵,飞也似杀将来。诸能叫水军把火炮火箭打射将来。那渔艇上人抵敌不住,发声喊,都跳下水里去了。

诗句

水浒传 · 第一百零六回 · 书生谈笑却强敌 水军汨没破坚城

北路花荣、林冲已杀了阙翥、翁飞二将,杀散贼兵。单单只走了縻貹。收兵凯还,方欲进城。听说又有两路贼兵到来。西路兵已赖萧让妙计杀退了。南路吕方、郭盛尚不知胜败。花荣等得了这个消息,传令教军士疾驰到南路去。吕方、郭盛正与贼将鏖战,林冲、花荣驱兵助战,杀得贼兵星落云散,七断八续,斩获甚多。当日三路贼兵,死者三万余人,伤者无算。只见尸横郊野,血满田畴。林冲、花荣、吕方、郭盛,都收兵入城。与宣赞、郝思文一同来到帅府献捷。陈瓘、侯蒙、罗戩俱各大喜,称赞萧让之妙策,花荣等众将之英雄。众将喏喏连声道:“不敢。”陈安抚教大排筵席,宴赏将士,犒劳三军。标写萧让、林冲等功劳。紧守城池,不在话下。

译文

北部的花荣和林冲已经杀死了阙翥和翁飞两位将领,打败了敌人,只有縻貹逃跑了。他们收兵凯旋,准备进城。这时,他们听说又有两路敌军到来,西路的士兵已经被萧让用计策击败。南路的吕方和郭盛还在战斗,林冲和花荣带领士兵支援战斗,打得敌人溃不成军,阵亡和受伤的敌军超过三万,尸体遍布田野。林冲、花荣、吕方、郭盛都收兵进入城中。他们与宣赞、郝思文一起去帅府报功。陈瓘、侯蒙、罗戬都很高兴地称赞萧让的妙策,以及花荣等将领的英雄行为。士兵们纷纷拜谢,不敢多言。陈安抚命令摆下盛大的宴席,奖赏将士,慰劳三军。特别标榜萧让、林冲等人的功劳。他们紧守城池,不再详述。

注释

  • 北路:指的是北边的道路或区域。
  • 杀散贼兵:打败并驱散了贼兵。
  • 縻貹:一个特定的人物名,可能是在文中有特殊意义的角色(如反派)。
  • 收兵凯还:军队胜利后撤归。
  • 闻又有两路贼兵到来:听到又有两支敌军前来的消息。
  • 西面兵:指西路的敌军。
  • 东路:指东边的敌军。
  • 急点铁骑出城掩击:迅速派遣精锐骑兵出击。
  • 襄水:一条河流的名字,可能位于某地附近。
  • 粮船:运送粮食的船只。
  • 撑驾战船:驾驶战船。
  • 诸能:人名,可能是水军总管或指挥官的名字。
  • 小渔艇:一种小型的水上交通工具。
  • 朴刀短兵:短兵器,如刀和枪。

赏析

这段描述了宋江率领的一支强大的水军在宛州遭遇到的激烈战斗。通过使用“谈笑”和“水军汨没”这样的词汇,作者展现了水军在战斗中展现出的强大力量和英勇无畏的精神。同时,通过对战场环境的描绘,比如月光照耀下的宋军旗幡和水光涟漪的景象,增添了战斗的紧张气氛。此外,对于俘虏的描述也展示了战争的残酷和对百姓的影响。整体上,这段描述不仅展现了一场激烈的战斗,也反映了战争中人性的光辉——尽管敌人凶猛,但英勇的水军战士们仍然能够以谈笑自若的态度应对挑战,保护百姓免受伤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