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尘迷铁甲,杀气罩银盔。绣旗风摆团花,骏马烟笼金。英雄关胜,舞青龙刀直奔刘赟;猛健徐宁,挺金枪勇冲邬福。节级朱仝逢苟正,铁鞭孙立遇甄诚。秦明使棍战张威,郭世广正当黄信。徐方举槊斗花荣,架隔难收;昌盛横刀敌思文,遮拦不住。
这一十六员猛将,各人都是英雄,用心相敌。斗到三十合之上,数中一将,翻身落马。赢得的是谁?美髯公朱仝,一枪把苟正刺下马来。两阵上各自鸣金收军,七对将军分开。两下各回本阵。
三大王方貌见折了一员大将,寻思不利,引兵退回苏州城内。宋江当日催攒军马,直近寒山寺下寨。升赏朱仝,裴宣写了军状,申复张招讨,不在话下。
且说三大王方貌退兵入城,坚守不出,分调诸将,守把各门,深栽鹿角,城上列着踏弩硬弓,擂木炮石,窝铺内熔煎金汁,女墙边堆垛灰瓶,准备牢守城池。
我们要了解这首诗的内容。这首诗描述了《水浒传》中的混江龙太湖小结义一役中,宋江率领的16位猛将与三大王方貌率领的16位将军之间的战斗。
翻译:
水浒传 ·第一百一十三回 · 混江龙太湖小结义 宋公明苏州大会垓
征尘迷铁甲,杀气罩银盔。
绣旗风摆团花,骏马烟笼金。
英雄关胜,舞青龙刀直奔刘赟;
猛健徐宁,挺金枪勇冲邬福。
节级朱仝逢苟正,铁鞭孙立遇甄诚。
秦明使棍战张威,郭世广正当黄信。
徐方举槊斗花荣,架隔难收;
昌盛横刀敌思文,遮拦不住。
这一十六员猛将,各人都是英雄,用心相敌。
斗到三十合之上,数中一将,翻身落马。
赢得的是谁?美髯公朱仝,一枪把苟正刺下马来。
两阵上各自鸣金收军,七对将军分开。
两下各回本阵。
三大王方貌见折了一员大将,寻思不利,引兵退回苏州城内。
宋江当日催攒军马,直近寒山寺下寨。
升赏朱仝,裴宣写了军状,申复张招讨,不在话下。
且说三大王方貌退兵入城,坚守不出,分调诸将,守把各门,深栽鹿角,城上列着踏弩硬弓,擂木炮石,窝铺内熔煎金汁,女墙边堆垛灰瓶,准备牢守城池。
注释:
征尘:战争的烟尘
铁甲:铠甲
银盔:头盔
绣旗:装饰有彩旗的旗帜
风摆团花:随风摆动的花形旗帜
骏马:健壮的马
烟笼金:烟雾笼罩金色的盾牌
青龙刀:古代的一种名刀,以龙为饰
徐宁:著名的武术家,擅长使用大刀
铁鞭:长鞭类的兵器
甄诚:人名
秦明:著名武将,使用双斧
郭世广:著名武将,擅长使用戟
徐方:人名,使用长槊
架隔:阻挡或隔离
昌盛:人名,擅长用刀
思文:人名,擅长用刀
三大王方貌:指三大王方貌,即方貌
寒山寺:一个著名的古刹
裴宣:人物名称,可能是负责文书工作的人
升赏:奖励和表彰
张招讨:张招讨是当时的一种官职称谓,这里可能指的是某一位张姓的官员
赏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描述,再现了《水浒传》中梁山好汉们英勇战斗的场面。诗中的“混江龙太湖小结义”是宋江等人在太湖结义的故事,而“三大王方貌”则代表了方貌领导的一方势力。诗中描绘了双方将领英勇善战、勇猛无比的情景,以及战斗中的激烈对抗。同时,诗中也体现了梁山好汉们的豪情壮志和不畏强敌的精神风貌。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