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宋江见南兵不出,引了花荣、徐宁、黄信、孙立,带领三十余骑马军,前来看城。见苏州城郭,一周遭都是水港环绕,墙垣坚固,想道:“急不能勾打得城破。”回到寨中,和吴用计议攻城之策。有人报道:“水军头领正将李俊,从江阴来见主将。”宋江教请入帐中。见了李俊,宋江便问沿海消息。李俊答道:“自从拨领水军,一同石秀等,杀至江阴、太仓沿海等处,守将严勇、副将李玉,部领水军船只,出战交锋。严勇在船上被阮小二一枪搠下水去,李玉已被乱箭射死,因此得了江阴、太仓。即目石秀、张横、张顺去取嘉定,三阮去取常熟,小弟特来报捷。”宋江见说大喜,赏赐了李俊,着令自往常州,去见张、刘二招讨,投下申状。
且说这李俊径投常州来,见了张招讨、刘都督,备说收复了江阴、太仓海岛去处,杀了贼将严勇、李玉。张招讨给与了赏赐,令回宋先锋处听调。李俊回到寒山寺寨中,来见宋先锋。宋江因见苏州城外,水面空阔,必用水军船只厮杀,因此就留下李俊,教整点船只,准备行事。李俊说道:“容俊去看水面阔狭,如何用兵,却作道理。”宋江道:“是。”李俊去了两日,回来说道:“此城正南上相近太湖,兄弟欲得备舟一只,投宜兴小港,私入太湖里去,出吴江,探听南边消息,然后可以进兵,四面夹攻,方可得破。”宋江道:“贤弟此言极当,正合吾意。只是没有副手与你同去。”随即便拨李大官人带同孔明、孔亮、施恩、杜兴四个,去江阴、太仓、昆山、常熟、嘉定等处协助水军,收复沿海县治,便可替回童威、童猛来帮助李俊行事。李应领了军帖,辞别宋江,引四员偏将,投江阴去了。不过两日,童威、童猛回来,参见宋先锋。宋江抚慰了,就叫随从李俊,乘驾小船,前去探听南边消息。
诗句:
- 水浒传 · 第一百一十三回 · 混江龙太湖小结义 宋公明苏州大会垓
- 次日,宋江见南兵不出,引了花荣、徐宁、黄信、孙立,带领三十余骑马军,前来看城。见苏州城郭,一周遭都是水港环绕,墙垣坚固,想道:“急不能勾打得城破。”回到寨中,和吴用计议攻城之策。有人报道:“水军头领正将李俊,从江阴来见主将。”宋江教请入帐中。见了李俊,宋江便问沿海消息。李俊答道:“自从拨领水军,一同石秀等,杀至江阴、太仓沿海等处,守将严勇、副将李玉,部领水军船只,出战交锋。严勇在船上被阮小二一枪搠下水去,李玉已被乱箭射死,因此得了江阴、太仓。即目石秀、张横、张顺去取嘉定,三阮去取常熟,小弟特来报捷。”宋江见说大喜,赏赐了李俊,着令自往常州,去见张、刘二招讨,投下申状。
译文:
- 水浒传 · 第一百一十三回 · 混江龙太湖小结义 宋公明苏州大会垓
- 第二天,宋江看到南方的军队没有出战,就带领花荣、徐宁、黄信、孙立,带着三十多名骑兵来看望城市。看到苏州的城墙周围都是水港环绕,墙壁坚固,心想:“迅速不能攻克这座城市。”回到山寨后,和吴用商量如何攻打城市的战术。有人报告说:“水军将领李俊从江阴来见主将。”宋江让人把李俊请进屋内。见到李俊后,宋江向他询问沿海地区的情况。李俊回答道:“我从率领水军以来,一直与石秀等人一起攻击到达江阴、太仓沿海地区。守将严勇和副将李玉,指挥他们指挥水军船只出航迎战。严勇在船上被阮小二一枪刺中并落水身亡,李玉也被乱箭射死,因此我们占领了江阴、太仓。目前石秀、张横、张顺正在攻占嘉定,三阮正在攻打常熟,我特来报功。”宋江听到这个消息非常高兴,奖赏了李俊。命令他前往常州去见张、刘两位招讨,并提交申告状文。
再说李俊直接前往常州,见了张招讨和刘都督,详细汇报收复了江阴、太仓海岛等地,杀死了敌将严勇和李玉。张招讨给与赏赐,让他回宋先锋寨中等待调派。李俊回到寒山寺的寨子中,去见宋先锋。宋江因为苏州城外水域宽阔,必定需要使用水军船只进行厮杀,于是留下了李俊,让他整修船只,准备行动。李俊表示需要亲自查看水域的宽度,如何进行战斗,然后才能采取行动。宋江同意了他的要求。李俊两天后回来说:“这个城市靠近太湖,我想要配备一只船只,潜入宜兴的小港,偷偷进入太湖里去,出吴江,探听南方的消息,然后再发动攻势,四面夹攻才能攻破城池。”宋江说:“贤弟你的想法非常好,正合我的心意。只是还需要一个助手与你一起行动。”随即便让李大官人带同孔明、孔亮、施恩、杜兴四个人一起去江阴、太仓、昆山、常熟、嘉定等地方协助水军,收复沿海县城治所,就可以替代童威、童猛前来帮助李俊行动了。李应接到军帖后辞别宋江,带领四名偏将,前往江阴。不过两日,童威、童猛返回参见宋先锋。宋江安抚他们后,就命令李俊乘小船前去侦察南方的消息。
关键词注释及赏析:
- 混江龙(李俊):江湖上的豪杰,擅长水上作战。
- 太湖小结义:故事发生在太湖地区的一次英雄结义事件。
- 宋公明:(宋江的尊称)北宋末年著名农民起义领袖之一。
- 苏州大会垓(会战):在苏州集结兵力准备与敌军决战。
- 李俊:水军的杰出将领,善于航海作战。
- 严勇、李玉:是苏州守军的两位重要将领。
- 童威、童猛:宋公明手下的两名得力将领。
- 李大官人:李俊的父亲,曾任官职。
- 孔明、孔亮、施恩、杜兴:随行的四位将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