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三大王方貌,亲自披挂,手持方天画戟,上马出阵,监督中军人马,前来交战。马前摆列着那八员大将,背后整整齐齐有三十二个副将,引五万南兵人马,出阊阖门来,迎敌宋军。前部吕师囊引着卫忠、许定,已过寒山寺了,望无锡县而来。宋江已使人探知,尽引许多正偏将佐,把军马调出无锡县,前进十里余路。两军相遇,旗鼓相望,各列成阵势。吕师囊忿那口气,跃坐下马,横手中矛,亲自出阵,要与宋江交战。有诗为证:

头带茜红巾,身披锦战袍,

内穿黄金甲,外系彩绒绦。

马振铜铃响,身腾杀气高。

乾坤无敌手,当阵逞英豪。

宋江在门旗下见了,回头问道:“谁人敢拿此贼?”说犹未了,金枪手徐宁挺起手中金枪,骤坐下马,出到阵前,便和吕枢密交战。二将交锋,左右助喊,约战了二十余合,吕师囊露出破绽来,被徐宁肋下刺着一枪,搠下马去。两军一齐呐喊。黑旋风李逵手挥双斧,丧门神鲍旭挺仗飞刀,项充、李衮各舞枪牌,杀过对阵来,南兵大乱。

诗句

  1. 水浒传 · 第一百一十三回 · 混江龙太湖小结义 宋公明苏州大会垓
  2. 当下三大王方貌,亲自披挂,手持方天画戟,上马出阵,监督中军人马,前来交战。
  3. 马前摆列着那八员大将,背后整整齐齐有三十二个副将,引五万南兵人马,出阊阖门来,迎敌宋军。
  4. 前部吕师囊引着卫忠、许定,已过寒山寺了,望无锡县而来。
  5. 宋江已使人探知,尽引许多正偏将佐,把军马调出无锡县,前进十里余路。
  6. 两军相遇,旗鼓相望,各列成阵势。
  7. 吕师囊忿那口气,跃坐下马,横手中矛,亲自出阵,要与宋江交战。
  8. 有诗为证:头带茜红巾,身披锦战袍,内穿黄金甲,外系彩绒绦。马振铜铃响,身腾杀气高。乾坤无敌手,当阵逞英豪。
  9. 宋江在门旗下见了,回头问道:“谁人敢拿此贼?”说犹未了,金枪手徐宁挺起手中金枪,骤坐下马,出到阵前,便和吕枢密交战。二将交锋,左右助喊,约战了二十余合,吕师囊露出破绽来,被徐宁肋下刺着一枪,搠下马去。

译文

  1. 《水浒传》第一百一十三回 · 混江龙太湖小结义 宋公明苏州大会垓
  2. 这时候,三位大王方貌亲自披挂上阵,手持方天画戟,骑马出阵,监视中军的兵马,前来交战。马前排列着八员大将,后面整齐地排列着三十二个副将,率领五万南兵人马,从阊阖门出发,来迎击宋军。前部先锋吕师囊带领卫忠、许定,已经过了寒山寺,向无锡县方向而来。宋江派人探知情况后,率领许多正副将佐调集兵马,走出无锡县,前进十里多路。两军相遇,旌旗招展,双方列阵对峙。
  3. 吕师囊愤怒地跳上马背,挥舞手中的矛,亲自出阵,要与宋江交战。
  4. 有一首诗为证:头带茜红色巾子,身披锦绣战袍,内穿黄金铠甲,外系彩色丝绦。坐骑震响铜铃,身姿矫健如飞龙,乾坤间无对手,当阵时英勇无比。
  5. 宋江站在营帐门前看见这一幕,转头问道:“是谁胆敢挑战?”话音未落,金枪手徐宁挺起手中的长枪,跃上马背,冲出阵前,与吕枢密交战。两位将军交锋激烈,周围士兵纷纷呐喊助威,经过二十多回合的激战,吕师囊露出了破绽,被徐宁用长枪从胁下刺伤,从马上跌落下来。两军一片呐喊声。
    黑旋风李逵挥动双斧冲锋,丧门神鲍旭举起飞刀迎战,项充、李衮各自舞动枪牌冲锋。杀得南兵大乱。

注释

  • 水浒传: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描述了宋江领导的一百零八位好汉在梁山起义的故事以及他们与官府的斗争。
  • 混江龙太湖小结义:这是《水浒传》中的人物吕师囊的绰号,表示他擅长在水中作战。
  • 宋公明:指的是宋江,他是《水浒传》中的主要人物之一,也是梁山泊的好汉之一。
  • 苏州大会垓:指在苏州举行的大会,可能是为了商讨对抗宋朝的策略或是为了庆祝某种胜利。
  • 三大王方貌:指方貌这位角色是三大王之一,即三个大王中的一个。
  • 茜红巾:一种红色的头巾,通常用于战斗时的装饰。
  • 锦战袍:指华丽的战袍。
  • 黄金甲:金色的铠甲。
  • 杀气高:形容气势非常凶悍。
  • 乾坤无敌手:形容某人技艺超群,无人能敌。
  • 当阵逞英豪:指在战场表现出英雄气概。
  • 金枪手徐宁:是《水浒传》中的角色之一,以使用金枪闻名。
  • 徐宁:原名徐宁,是《水浒传》中的主要人物之一,武艺高强,善使枪法。
  • 寒山寺:位于中国江苏省常熟市的一座古寺,因靠近长江而著名。
  • 李逵:又称李鬼,是《水浒传》中的一位勇猛的武将。
  • 丧门神鲍旭:是指小说中的一个角色,以其勇猛和忠诚著称。
  • 项充、李衮:是《水浒传》中的角色名。
  • 黑旋风李逵:是指李逵这个角色,因其力大无穷和性格直率而闻名。
  • 丧门神:是指小说中的角色,以其勇猛和忠诚而受到尊敬。

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水浒传》中的一场战役。通过生动的语言和详细的描述,诗人成功地传达了战场上的紧张气氛和英雄们的英勇表现。诗中不仅描绘了战争的宏大场面,还突出了英雄们的英雄气概和无畏的精神。这种描述方式让读者能够感受到历史背景下的紧张氛围以及英雄们的壮烈精神,同时也展示了中国古典文学的魅力和深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