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曰:
海上髡囚号宝光,解将左道恣猖狂。
从来邪法难归正,到底浮基易灭亡。
吴用良谋真妙算,花荣神箭世无双。
兴亡多少英雄事,看到清溪实感伤。
话说宋江因要救取解珍、解宝的尸,到于乌龙岭下,正中了石宝计策。四下里伏兵齐起,前有石宝军马,后有邓元觉截住回路。石宝厉声高叫:“宋江不下马受降,更待何时!”关胜大怒,拍马轮刀战石宝。两将交锋未定,后面喊声又起。脑背后却是四个水军总管,一齐登岸,会同王绩、晁中从岭上杀将下来。花荣急出当住后队,便和王绩交战。斗无数合,花荣便走,王绩、晁中乘势赶来,被花荣手起,急放连珠二箭,射中二将,翻身落马。众军呐声喊,不敢向前,退后便走。四个水军总管见一连射死王绩、晁中,不敢向前,因此花荣抵敌得住。刺斜里又撞出两阵军来,一队是指挥白钦,一队是指挥景德。这里宋江阵中,二将齐出。吕方便迎住白钦交战,郭盛便与景德相持。四下里分头厮杀,敌对死战。宋江正慌促间,只听得南军后面喊杀连天,众军奔走。原来却是李逵引两个牌手项充、李衮,一千步军,从石宝马军后面杀来。邓元觉引军却待来救应时,背后撞过鲁智深、武松,两口戒刀横剁直砍,浑铁禅杖一冲一截;两个引一千步军,直杀入来。随后又是秦明、李应、朱仝、燕顺、马麟、樊瑞、一丈青、王矮虎,各带马军、步军,舍死撞杀入来。四面宋兵杀散石宝、邓元觉军马,救得宋江等回桐庐县去。石宝也自收兵上岭去了。宋江在寨中称谢众将:“若非我兄弟相救,宋江已与解珍、解宝同为泉下之鬼!”吴用道:“为是兄长此去,不合愚意。惟恐有失,便遣众将相接。”宋江称谢不已。
诗句
水浒传 · 第一百一十七回 · 睦州城箭射邓元觉 乌龙岭神助宋公明
译文
海上的囚犯号为宝光,他解下左道恣意猖狂。
从来邪法难归正,到底浮基易灭亡。
吴用良谋真妙算,花荣神箭世无双。
兴亡多少英雄事,看到清溪实感伤。
注释
- 海:指海上的某个地方或事件。
- 髡囚:古代的一种刑罚,剃去犯人头发,戴上枷锁。这里指受刑者,即宋江。
- 解将左道*:指的是使用不正当的手段或方法,如通过诡计或欺诈。
- 猖狂:形容行为放纵无礼,不受约束。
- 浮基:比喻基础不稳,容易动摇。
- 良谋:高明的策略或计划。
- 神箭:形容箭术高超,技艺非凡。
- 兴亡:国家的兴盛和衰败,泛指历史的变迁。
- 英:指历史上的英雄人物。
- 清溪:可能是指某个地名或特定的环境、地点。
- 关胜、石宝、花荣、王绩、晁中:都是《水浒传》中的人物,这里分别指代不同的将领。
- 关胜:是小说《水浒传》中的一位武将,以勇猛善战著称。
- 白钦、景德:是《水浒传》中的另一对将领,分别负责指挥不同的军队。
- 项充、李衮:同样是小说中的角色,这里可能是被李逵率领的步军成员。
- 鲁智深、武松:来自不同章节的英雄好汉,此处应指他们的武艺高强。
- 秦明、朱仝、燕顺、马麟、樊瑞、一丈青、王矮虎:这些名字也来源于《水浒传》,代表不同的人物角色。
- 一丈青、王矮虎:这两位也是小说中的人物,一丈青可能是指女侠或女将军,而王矮虎则可能是一个身材矮小但勇猛的人物。
- 马军、步军:指的是军队中的骑兵部队和步兵。
- 救得宋江等回桐庐县去:指的是最终成功救出宋江并返回桐庐县的行动。
- 石宝也自收兵上岭去了:表示石宝也收兵退去,不再参与战斗。
- 宋江在寨中称谢众将:宋江在山寨中感谢众位将领的救援。
- 惟恐有失:担心有所损失或失败的风险。
- 便遣众将相接:宋江命令部下将领继续作战以保护自己。
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宋江在一次战斗中如何被敌人所困,以及后来他的部下们如何帮助他脱险的过程。诗中充满了战争的紧张和危险,同时也展现了士兵们之间的紧密合作与英勇无畏的精神。通过对每个角色的描述,读者可以感受到他们各自的性格特点和战斗能力,以及他们在战斗中所展现出的英勇和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