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位统军俱射死,三千步卒尽销亡。
欲施妙计勍强寇,先使时迁去探详。
且说时迁便望山深去处,只顾走寻路。去了半日,天色已晚,来到一个去处,远远地望见一点灯光明朗。时迁道:“灯光处必有人家。”趁黑地里摸到灯明之处盘时,却是个小小庵堂,里面透出灯光来。时迁来到庵前,便钻入去看时,见里面一个老和尚,在那里坐地诵经。时迁便乃敲他房门。那老和尚唤一个小行者来开门。时迁进到里面,便拜老和尚。那老僧便道:“客官休拜。见今万马千军厮杀之地,你如何走得到这里?”时迁应道:“实不敢瞒师父说,小人是梁山泊宋江部下一个偏将时迁的便是。今来奉圣旨剿收方腊,谁想夜来被昱岭关上守把贼将,乱箭射死了我六员首将,无计度关,特差时迁前来寻路,探听有何小路过关。今从深山旷野寻到此间,万望师父指迷,有所小径,私越过关,当以厚报。”那老僧道:“此间百姓,俱被方腊残害,无一个不怨恨他。老僧亦靠此间当村百姓施主斋粮养口,如今村里人民都逃散了,老僧没有去处,只得在此守死。今日幸得天兵到此,万民有福。将军来收此贼,与民除害,老僧只是不敢多口,恐防贼人知得。今既是天兵处差来的头目,便多口也不妨。我这里却无路过得关去,直到西山岭边,却有一条小路可过关上,只怕近日也被贼人筑断了,过去不得。”时迁道:“师父,既然有这条小路通得关上,只不知可到得贼寨里么?”老和尚道:“这条私路一径直到得庞万春寨背后,下岭去便是过关的路了。只恐贼人已把大石块筑断了,难得过去。”时迁道:“不妨。既有路径,不怕他筑断了,我自有措置。既然如此,有了路头,小人回去报知主将,却来酬谢。”老和尚道:“将军见外人时,休说贫僧多口。”时迁道:“小人是个精细的人,不敢说出老师父来。”有诗为证:
水浒传·第一百一十八回·卢俊义大战昱岭关 宋公明智取清溪洞
六位统军俱射死,三千步卒尽销亡。
欲施妙计勍强寇,先使时迁去探详。
译文:
水浒传第一百一十八回:卢俊义大战昱岭关,宋公明智取清溪洞
六位统帅都战死了,三千步兵也全军覆没。
想要施展妙计制服强敌,首先派时迁去探查情况。
注释:
- “六位”:指卢俊义的六位部下。
- “射死”:指六位统帅被敌人射杀。
- “强寇”:指强大的敌人或对手。
- “时迁”:梁山好汉,本名朱富,是“智多星”吴用的朋友,后投奔了宋江,在梁山泊担任偏将。
- “去处”:地方,某个地方。
- “灯光处”:指夜晚有灯光的地方。
- “庵前”:寺庙前的广场。
- “老和尚”:指庙里的僧人,年纪大的人。
- “小行者”:指庙里负责打扫、整理的小和尚。
- “万马千军”:形容军队众多,气势磅礴。
- “方腊”:北宋末年农民起义军领袖之一,曾一度攻陷杭州,自立为王。
- “贼将”:指敌军将领。
- “私越过关”:私下找到一条小路通过关卡。
- “斋粮”:佛教徒向寺院或施主奉献供品中的粮食。
- “百姓”:指普通人民。
- “天兵”:这里指宋江领导的梁山好汉们。
- “贼人”:指敌军或强盗。
- “庞万春寨”:指的是敌人的营地。
- “下岭去便是过关的路”:从山脚下开始,一直走下去就能到达过关口的路。
- “见外人时”:对陌生人说话的时候。
- “休说贫僧”:请不要提到我。
- “时迁”:这里指梁山的另一位好汉时迁,原为官府的捕快,后来加入了梁山。
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梁山好汉们在攻打昱岭关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位老和尚,通过老和尚了解到有一条小路可以穿过敌方阵地到关外,但这条路已经被敌人破坏。于是时迁决定回去报告给宋江,以便他们能够找到其他途径继续进攻。诗中展现了梁山好汉们的英勇善战和聪明才智,同时也反映了战争的残酷性和无情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