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庵深院草萧萧,老衲幽栖更寂寥。
指引时迁知向导,剪除方腊若刍荛。
当日辞了老和尚,径回到寨中,参见卢先锋,说知此事。卢俊义听了大喜,更请军师计议取关之策。朱武道:“若是有此路径,十分好了,觑此昱岭关,唾手而得。再差一个人和时迁同去干此大事。”时迁道:“军师要干甚大事?”朱武道:“最要紧的是放火放炮。须用你等身边将带火炮、火刀、火石,直要去他寨背后放起号炮火来,便是你干大事了。”时迁道:“既然只是要放火、放炮,别无他事,不须再用别人同去,只小弟自往。便是再差一个同去,也跟我走不得飞檐走壁的路,倒误了时候。假如我去那里行事,你这里如何到得关边?”朱武道:“这却容易。他那贼人的埋伏,也只好使一遍。我如今不管他埋伏不埋伏,但是于路遇着琳琅树木稠密去处,便放火烧将去。任他埋伏不妨。”时迁道:“军师高见极明。”当下收拾了火刀、火石并引火煤筒,脊梁上用包袱背着火炮,来辞卢先锋便行。卢俊义叫时迁赍银二十两,并米一石,送与老和尚。就着一个军校挑去。
诗句
- 破庵深院草萧萧,老衲幽栖更寂寥。
- 指引时迁知向导,剪除方腊若刍荛。
- 当日辞了老和尚,径回到寨中,参见卢先锋,说知此事。
- 卢俊义听了大喜,更请军师计议取关之策。
- 朱武道:“若是有此路径,十分好了,觑此昱岭关,唾手而得。
- 再差一个人和时迁同去干此大事。”
- 时迁道:“既然只是要放火、放炮,别无他事,不须再用别人同去,只小弟自往。
- 便再差一个同去,也跟我走不得飞檐走壁的路,倒误了时候。假如我去那里行事,你这里如何到得关边?”
- 朱武道:“这却容易。他那贼人的埋伏,也只好使一遍。我如今不管他埋伏不埋伏,但是于路遇着琳琅树木稠密去处,便放火烧将去。任他埋伏不妨。”
- 时迁道:“军师高见极明。”
- 当下收拾了火刀、火石并引火煤筒,脊梁上用包袱背着火炮,来辞卢先锋便行。
- 卢俊义叫时迁赍银二十两,并米一石,送与老和尚。就着一个军校挑去。
译文
- 破败的寺庙庭院里草木萧萧作响,和尚隐居于此更显寂寞。
- 引领时迁成为向导,就像割草一样轻松地清除方腊势力。
- 当天离开老和尚后,直接回到了寨子中,向卢先锋汇报了这件事。
- 卢俊义听后非常高兴,请求军师制定夺取昱岭关的策略。
- 朱武提议:“如果有这样的路线,那就太好了,只要我们能够迅速攻下昱岭关。
- 我们只需要派遣一个人和时迁一起去完成这个任务。”
- 时迁问:“如果只是需要放火放炮,那还有什么别的事要做吗?我不需要别人和我一起去,我自己就可以行动自如,像飞檐走壁一样。”
- 如果我也去了,您怎么能够顺利到达关隘的边缘呢?”
- 朱武回答说:“这很简单。他们可能设置过埋伏,但我们可以选择绕过去。在路上遇到树木茂盛的地方,我们可以放火烧掉它。无论他们是否设置了埋伏。”
- 时迁回答道:“军师高明的建议真是妙极了。”
- 然后,时迁收拾起必要的工具——火刀、火石以及引火煤筒。背在背上,准备出发。
- 卢俊义给了他二十两银子和一石大米作为路上的口粮。然后让他挑着这些东西去见老和尚。
赏析
这首诗是描写《水浒传》中宋江领导的起义军攻打昱岭关的一段历史。通过描绘时迁的角色以及他的行动,展示了梁山好汉们智勇双全的英雄气概。同时,诗中所蕴含的政治策略和军事智慧,展现了作者对历史事件深刻的理解和独到的见解。通过对时迁这一关键人物的描写,诗人不仅塑造了一个机智、勇敢而又忠诚的形象,还反映了当时战争的残酷性和复杂性,以及梁山好汉们不畏强敌、敢于挑战的勇气和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