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不修善果,只爱杀人放火。忽地顿开金枷,这里扯断玉锁。咦!钱塘江上潮信来,今日方知我是我。”
宋江与卢俊义看了偈语,嗟叹不已。众多头领都来看视鲁智深,焚香拜礼。城内张招讨并童枢密等众官,亦来拈香拜礼。宋江教把鲁智深衣钵并朝廷赏赐,出来俵散众僧,做了三昼夜功果,合个朱红龛子盛了,直去请径山住持大惠禅师,来与鲁智深下火。五山十刹禅师,都来诵经忏悔。迎出龛子,去六和塔后烧化那鲁智深。那径山大惠禅师手执火把,直来龛子前,指着鲁智深,道几句法语,是:
“鲁智深,鲁智深,起身自绿林。两只放火眼,一片杀人心。忽地随潮归去,果然无处跟寻。咄!解使满空飞白玉,能令大地作黄金。”
大惠禅师下了火已了,众僧诵经忏悔,焚化龛子,在六和塔山后,收取骨殖,葬入塔院。所有鲁智深随身多余衣钵金银并各官布施,尽都纳入六和寺里,常住公用。
诗句
平生不修善果,只爱杀人放火。忽地顿开金枷,这里扯断玉锁。咦!钱塘江上潮信来,今日方知我是我。
宋江与卢俊义看了偈语,嗟叹不已。众多头领都来看视鲁智深,焚香拜礼。城内张招讨并童枢密等众官,亦来拈香拜礼。
宋江教把鲁智深衣钵并朝廷赏赐,出来俵散众僧,做了三昼夜功果,合个朱红龛子盛了,直去请径山住持大惠禅师,来与鲁智深下火。五山十刹禅师,都来诵经忏悔。迎出龛子,去六和塔后烧化那鲁智深。
那径山大惠禅师手执火把,直来龛子前,指着鲁智深,道几句法语,是:鲁智深,鲁智深,起身自绿林。两只放火眼,一片杀人心。忽地随潮归去,果然无处跟寻。咄!解使满空飞白玉,能令大地作黄金。
译文
平生不修善果,只爱杀人放火。
忽地顿开金枷,这里扯断玉锁。
咦!
钱塘江上潮信来,今日方知我是我。
宋江与卢俊义看了偈语,嗟叹不已。
众多头领都来看视鲁智深,焚香拜礼。
城内张招讨并童枢密等众官,亦来拈香拜礼。
宋江教把鲁智深衣钵并朝廷赏赐,出来俵散众僧,做了三昼夜功果,合个朱红龛子盛了,直去请径山住持大惠禅师,来与鲁智深下火。
五山十刹禅师,都来诵经忏悔。
迎出龛子,去六和塔后烧化那鲁智深。
那径山大惠禅师手执火把,直来龛子前,指着鲁智深,道几句法语,是:
鲁智深,鲁智深,起身自绿林。
两只放火眼,一片杀人心。
忽地随潮归去,果然无处跟寻。
咄!
解使满空飞白玉,能令大地作黄金。
赏析
此诗是关于《水浒传》中的“鲁智深坐化”情节的详细描述。从诗句中可以看出,鲁智深是一个粗犷豪放、行侠仗义的英雄形象。他因杀人而闻名,但最终放下屠刀,选择了一条修行的道路,体现了其内心由恶向善的转变。
在文中,宋江和卢俊义等人对鲁智深的转变感到惊讶并感叹不已。随后,其他头领也前来拜访鲁智深,焚香拜礼,表达了对他的尊敬和敬仰。此外,城中官员张招讨及童枢密等人也来参拜鲁智深,表示了对这位英雄的尊重。
文中还提及了将鲁智深的衣钵以及朝廷的赏赐分发给众僧,为他们做了三天的功德活动。最后,通过诵经忏悔的方式,将鲁智深的遗体焚烧在六和塔后,象征着他的涅槃和超脱。
整个事件反映了《水浒传》中人物性格的复杂性和转变的深度,同时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视道德修养和精神升华的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