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心要逐物,如何则可?”

先生曰:“人君端拱清穆,六卿分职,天下乃治。心统五官,亦要如此。今眼要视时,心便逐在色上;耳要听时,心便逐在声上。如人君要选官时,便自去坐在吏部;要调军时,便自去坐在兵部。如此,岂惟失却君体,六卿亦皆不得其职。”

译文:

问:“心要追随事物,怎样才能做到?”

先生(王阳明)说:“国君端坐清穆,六卿各司其职,天下才能治理。心统摄五官,也需如此。现在的问题是眼睛要看到东西了,心就被吸引到视觉上;耳朵要听到声音了,心又被吸引到听觉上。比如国君要选官时,便自己去做吏部的工作;要调动军队时,便自己做兵部的工作。这样,难道不是失去了做国君的体统,六卿也无法各司其职了吗。”

注释:

  1. 问:“心要逐物”:提问者想要了解如何使心不受外界事物的吸引。
  2. 逐物:指对外界的事物产生关注和追逐。
  3. 如何则可:怎样才可以做到不被事物所吸引。
  4. 人君:指国家领导人。端拱清穆:端正坐姿,神情清肃庄重。
  5. 六卿:指政府的六个部门,这里特指吏部和兵部。分职:各自承担职责。
  6. 天下乃治:如果国君能做到端坐清穆,六卿各司其职,那么国家就能得到治理。
  7. 心统五官:心统帅着五官的感受器官,即眼、耳、鼻、舌、身等。
  8. 亦要如此:也应当如此。
  9. 眼要视时,心便逐在色上:眼睛需要看到东西时,心就会被外界的颜色所吸引。
  10. 耳要听时,心便逐在声上:耳朵需要听到声音时,心就会被外界的声音所吸引。
  11. 如人君要选官时:比如国君想要选用官员时。
  12. 便自去坐在吏部:便亲自去担任吏部的职责。
  13. 便自去坐在兵部:便亲自去担任兵部的职责。
  14. 岂惟失却君体:岂不只是失去做国君的身份呢?
  15. 岂惟六卿亦皆不得其职:岂止是六卿不能各司其职呢?
    赏析:
    这首诗通过问答的形式,阐述了心与物的关系,表达了心应该超越感官享受,不被外界事物所束缚的观点。诗中以“眼要视时,心便逐在色上;耳要听时,心便逐在声上”为例,形象地描绘了人在面对具体事务时,心容易被感官欲望所牵引的现象。然后通过比喻“如人君要选官时,便自去坐在吏部;要调军时,便自去坐在兵部”,指出了如果国君能够超脱于具体事务之上,不沉溺于耳目之欲,那么国君与六卿都能各司其职,国家自然能得到治理。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寓意深刻,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