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夫难处,全在‘格物’‘致知’上。此即‘诚意’之事。意既诚,大段心亦自正,身亦自修。但‘正心’‘修身’工夫亦各有用力处,‘修身’是已发边,‘正心’是未发边。心正则中,身修则和。”

诗句释义:

  1. “工夫难处” - 指修行或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难题。
  2. “全在‘格物’‘致知’上” - 强调达到深刻理解和认识的重要性。
  3. “此即‘诚意’之事” - 表示这些难题正是培养真诚之心的过程。
  4. “意既诚,大段心亦自正,身亦自修” - 真诚的内心导致整个身心都得到净化和提升。
  5. “但‘正心’‘修身’工夫亦各有用力处” - 虽然修身和正心都有其重要性,但各自有不同的重点和方法。
  6. “修身是已发边,‘正心’是未发边” - 修身关注于外在行为,而正心则关注内心状态。
  7. “心正则中,身修则和” - 内心的正直带来内在的和谐,身体的修养带来外在的平和。

译文与注释:

在修炼的过程中,最难的部分往往在于理解事物的本质(‘格物’)和获得知识(‘致知’)。这其实是培养诚意的关键过程(‘诚意’的事)。当一个人的心思变得真诚时,整个人的心性也将变得端正,身体也会随之进行自我修养。然而,尽管修身和正心都有它们各自的方法和重点,但是修身主要关注的是已经表现出来的行为,而正心则关注的是尚未表现出来的内心状态。只有当内心正直了,人们才会感到心灵的平和;同样地,通过修养身体,人们也能感受到身体的和谐。

赏析:

这首诗强调了诚意和修身的重要性。诚意不仅仅是一种心理状态,也是一种实际行动的体现。通过格物和致知来理解世界,可以使人的思想更加深入,从而影响人的行为和态度。修身则是通过调整自己的行为来达到内心的平和。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这种观点体现了儒家思想中的内圣外王理念,即不仅要有高尚的道德品质,还需要通过具体的行动来实现这些品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