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曰:“圣贤非无功业气节,但其循着这天理,则便是道,不可以事功气节名矣。”
【注释】
1.传习录:即《王阳明全集》卷三,是王阳明的弟子黄直整理其师语录而编成的集子。
2.门人:这里指弟子。
3.二:第二篇。
【译文】
先生说:“圣贤并不是没有功业气节,但只要循着这天理就是道,不可以用事功气节来名之。”
【赏析】
这是王阳明关于“良知”和“天理”的观点。王阳明认为,良知是一种天生的善性,它要求人们按照这种本性行事,而不是追求功利与名声。他进一步阐释说,圣贤之所以成为圣人和贤人,不是因为他们的功业气节,而是因为他们遵循了上天赋予的良知。换句话说,他们的成就并非出于外在的努力或才能,而是因为他们顺应了自然法则,实现了内心的道德修养。这一观点强调了一种内在的、自然的、道德的力量,即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