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菲死日是生时,李妹桃娘尽欲儿。
人散酒阑春亦去,红消绿长物无私。
青山可惜文章丧,黄土何堪锦绣施。
空记少年簪舞处,飘零今已鬓如丝。
诗句释义与赏析:
- 芳菲死日是生时,李妹桃娘尽欲儿。
- 解释: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短暂和美丽事物的无常感伤。”芳菲”指的是春天的美景,而”死日”则暗指花谢的一天,象征着生命的终结。”李妹”和”桃娘”都是古代美女的名字,这里用来比喻那些在春光中盛开又凋零的美丽事物或人物。”尽欲儿”意味着人们渴望抓住这些美好瞬间,但最终无法持久,如同孩童一般。
- 人散酒阑春亦去,红消绿长物无私。
- 解释: 此句描绘了春日景象的消逝。随着人群的散去和时间的流逝,春天也悄然离去。”红消绿长”形容植物随着季节变换,春天的花朵凋落,而新的绿色植物则开始生长。”物无私”暗示自然界中的一切变化都是公正无私的,春去秋来,自然规律不容抗拒。
- 青山可惜文章丧,黄土何堪锦绣施。
- 解释: 这里用”青山”和”黄土”分别代表大自然与人类的坟墓。”文章”可能指的是文采、才艺等。”丧”在这里表示失去、消亡的意思。诗人表达了对于才华横溢者的哀悼,他们的才华就像美丽的青山一样,一旦失去就再也无法恢复。
- 空记少年簪舞处,飘零今已鬓如丝。
- 解释: “簪舞处”指的是年轻时期经常跳舞的地方,常用来形容青春年少时的欢乐时光。”飘零”意指飘摇不定,四处漂泊。”今已鬓如丝”则说明诗人现在已是白发苍苍,形象地描绘了时间的无情流逝和人生经历的种种变迁。
译文:
芳菲之花逝于死日,李女桃娘皆成往事。
人间春色难留,酒阑人散后,红颜褪翠绿新生。
青山依旧,却见文章失其光彩;黄土之下,锦绣难以施为。
曾记少年时,簪上繁花共舞蹈;如今风华已逝,鬓边白发随风舞。
赏析: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表达了对生命短暂的感慨。通过对春日之美的描绘,诗人抒发了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之情。同时,诗中的“红消绿长”、“物无私”等表述,反映了诗人对自然更迭和社会变迁的深刻感悟。结尾以“飘零今已鬓如丝”点明岁月无情,人生的无常与美好时光的易逝,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效果,使整首诗充满了哲理和情感的双重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