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笺错落生筼筜,琅玕翠羽参差光。
玉堂夜半秋雨凉,西风瑟瑟吹凤凰。
金门羽人方壶老,曾向方壶拾瑶草。
晚岁归来长万竿,清阴满地无人扫。
清阴不扫真可怜,残阳晓月争婵娟。
戏拈秃笔一追写,却立四顾心茫然。
刘郎展玩不忍释,邀我题诗写空碧。
此诗此画非等闲,愿尔卷怀聊自适。
方壶墨竹为刘亨道题
粉笺错落生筼筜,琅玕翠羽参差光。
玉堂夜半秋雨凉,西风瑟瑟吹凤凰。
金门羽人方壶老,曾向方壶拾瑶草。
晚岁归来长万竿,清阴满地无人扫。
清阴不扫真可怜,残阳晓月争婵娟。
戏拈秃笔一追写,却立四顾心茫然。
刘郎展玩不忍释,邀我题诗写空碧。
此诗此画非等闲,愿尔卷怀聊自适。
【注释】
方壶:神话中的神山名,在昆仑山上。
墨竹:用黑墨写的竹子。
粉笺:白纸。
粉笺错落生筼筜:指洁白的纸上错落有致地写着墨竹子。筼筜(yun dang)是竹子的别称。
琅玕(láng gān):美石的美石,这里泛指美玉。绿玉。
翠羽:翠鸟羽毛。
光:闪耀。
金门:皇宫大门。
羽人:神仙。这里指仙人。
方壶老:指仙人年迈。
曾向方壶:指曾在仙山中寻找过仙草。
万竿:一万根竹子。这里形容竹子茂盛。
清阴满地无人扫:指竹林茂密,阳光透过林间洒在地上,没有行人打扫。
残阳晓月:残阳即傍晚时日落,晓月即清晨时的月光。这里指一天之中的早晚。
争婵娟:相互争艳。
戏拈:随意拈取,比喻随意写作,不加选择地写。
刘郎:作者的自称。
展玩:欣赏玩味。
展玩不忍释:意思是看着舍不得放下。
空碧:指空白的绿色,这里形容竹子的颜色。
此诗此画非等闲:这首诗和画不是寻常的东西。
非等闲:不平凡,非凡。
卷怀:收拢心情、胸怀。
聊自适:姑且自己满足一下。
赏析
《方壶墨竹》是一首五言律诗,全篇共60字,描写了作者观赏一幅墨竹画之后的感受与思考。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及赏析:
首联“粉笺错落生筼筜,琅玕翠羽参差光”。描绘的是一幅墨竹画卷,洁白的纸张上错落有致地写着墨竹子,翠绿色的竹子在阳光下显得格外美丽。这两句通过对比手法,强调了画作的细腻与生动。
第二联“玉堂夜半秋雨凉,西风瑟瑟吹凤凰”。描述了夜晚在玉堂中的情景,秋雨过后的凉爽,以及西风中翩翩起舞的凤凰。这两句展现了一种宁静而优雅的氛围。
第三联“金门羽人方壶老,曾向方壶拾瑶草”。诗人回忆起自己在仙境中寻找仙草的故事,感叹岁月的流逝,同时也表达了对仙境的向往。
第四联“晚岁归来长万竿,清阴满地无人扫”。诗人回到了现实,感慨自己虽然拥有万竿竹子,但没有人打扫,这反映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渴望与无奈。
第五联“清阴不扫真可怜,残阳晓月争婵娟”。诗人对无人打扫的竹林感到惋惜,同时对残阳和晓月的美丽景色产生了羡慕之情。
第六联“戏拈秃笔一追写,却立四顾心茫然”。诗人随意拈取一支秃笔,试图将眼前的景象记录下来,但四周的环境让他感到迷茫和困惑。
第七联“刘郎展玩不忍释,邀我题诗写空碧”。诗人看着这幅画作不忍放下,于是邀请诗人一起创作诗句,以表达他对这片竹林的喜爱。
第八联“此诗此画非等闲,愿尔卷怀聊自适”。诗人认为这首诗和画是非凡之物,希望诗人能够收拢心情,暂时满足自己的内心需求。
这首诗通过对画中的竹子进行细致的描绘和赞美,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同时,通过对比现实与想象、个人经历与自然景观,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和对自由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