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明月小虞滨,鹤发萧萧一老身。
自信胸中无一事,得居林下作闲人。
无钱无粟未妨乐,有酒有书谁道贫。
满野闲花并野草,无非都是自家春。
【注释】
移家小虞浦上二首:作者在元和十年(815)因遭贬谪,于大历四年(769)离开长安后,卜居小虞浦上的别墅居住。这组诗即写作者在此的隐居生活。小虞浦,在今浙江省嘉兴县南。
清风明月:比喻恬淡宁静的心境。
鹤发萧萧一老身:指年岁已高的自己。萧萧,形容头发稀疏。
自信胸中无一事:相信自己胸中没有杂念、俗事可萦心。
得居林下作闲人:可以安闲自在地居住于山林之中。
无钱无粟:没有金钱,也没有粮食。
有酒有书:虽然贫穷,但有酒有书。
无非都是自家春:所有的景物都充满了生机,它们都属于自己的春天。
【赏析】
本诗是《移家小虞浦上四绝句》中的第二首,写诗人退居林下的生活情趣。全诗以“闲”为主线,从精神到物质,从内心到外界,全面而具体地描绘了诗人的闲情逸致。
开头两句,写诗人对隐居生活的惬意心情。“清风明月”,是诗人所追求的理想境界,也是他退隐后所过的生活。在这样恬静的环境中,他感到自己像那“一老身”,既“萧萧”(稀疏),又无牵累,可以“得居林下”做一位悠闲自在的“闲人”。
中间两句,抒写诗人内心的闲适之情。“自信胸中无一事”,是说诗人胸怀坦荡,没有世俗杂念;而“得居林下作闲人”,则是说他得以真正摆脱尘世烦扰,可以自由自在地享受人生乐趣。
下面两句,进一步写诗人退居后的清贫生活。尽管“无钱无粟”(没有钱,没有粮),但他依然可以自得其乐,因为拥有“有酒有书”,足以使他感到满足和快乐,而不必为衣食住行等琐事操心。
最后两句,写诗人退居后的所见所感。诗人漫步田野,看到满野闲花野草,觉得它们都是属于自己的春天,从而感到一种莫大的愉悦。
可以看出诗人退居林下的心境是恬淡宁静而又充满喜悦的。这种心境,正是他追求的一种理想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