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身南北劳奔走,不觉眼中三月残。
水流花去送春色,风挟雨来生晚寒。
缺食小民方困苦,忧时野老正辛酸。
聊成短述歌时事,或备风谣得采观。
【注释】
琴川:指浙江省绍兴县。
三月残:春天的三个月已过完。
缺食小民方困苦,忧时野老正辛酸:百姓饥饿,国家动荡。
【赏析】
这是一首反映南宋末年社会现实的诗。全诗共八句,每句都紧扣“春暮”二字,表达了诗人在春日暮色中对国事的忧虑之情。
首两句写自己南北奔走,不觉春光将逝。“一身南北劳奔走”,是说奔波于各地;“不觉眼中三月残”,是说转眼间春天已经过去三个多月了。
颔联两句写春去夏来的景物变化,表现作者伤春的情感。“水流花去送春色”,意思是流水带走了花朵,似乎也在送走春天。“风挟雨来生晚寒”,意思是风吹着云雨到来,给傍晚带来了寒冷。
颈联两句写百姓的疾苦,表达作者的同情心和责任感。“缺食小民方困苦”意思是百姓因缺少食物生活艰难;“忧时野老正辛酸”,意思是那些关心国家的老者因国家动乱而感到痛苦。
尾联两句写自己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未来的忧虑及个人的处境与感受。“聊成短述歌时事”,意思是写下这几句话来歌唱时事;“或备风谣得采观”,意思是或许这些诗歌可以流传下去,供人们观看。
这首诗语言平实,感情深沉,既写出了个人的感慨,也写出了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具有很高的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