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望南山云,夕望北山云。
游子在远道,时时思见亲。
忆昔别家时,父母年未老。
儿著五色衣,上堂颜色好。
东市买白苎,西市买乌纱。
白苎制宽袍,乌纱簪好花。
三年游太学,读易司成馆。
春晖一何长,草心一何短。
阳城弟子有何蕃,优诏特许儿南还。
堂前灵鹊频报喜,飞傍宜男花树间。
父母闻儿归,黄色浮双眉。
大兄闻弟归,出郭身欲飞。
小弟见兄归,持觞细割黄金鸡。
入门快意无不足,城中少年徒碌碌。
大江水落秋风生,儿留三月还复行。
九天阊阖五云近,张帆上拂牵牛星。
万方冠冕朝玉京,老眼复见黄河清。
黄河清,四海一。
愿保千金躯,比之双白璧。
诗句释义与译文#### 首句“朝望南山云,夕望北山云”
- 注释:早晨眺望南山的云,晚上眺望北山的云。
- 译文:早晨我望着南山的云海,晚上我望向北山的云层。
第二句“游子在远道,时时思见亲”
- 注释:作为远方的游子,我在旅途中常常想念着亲人。
- 译文:身为远方的游子,我常驻留于旅途之中,时刻思念着亲人。
第三句“忆昔别家时,父母年未老”
- 注释:回想起离家的时候,那时父母还年轻。
- 译文:回想当年离开家乡的时候,那时父母的年纪尚轻。
第四句“儿著五色衣,上堂颜色好”
- 注释:我穿着五彩斑斓的衣服走在厅堂之上,展现出美好的容颜。
- 译文:我穿着五颜六色的衣服,走上厅堂,面带笑容。
第五句“东市买白苎,西市买乌纱”
- 注释:我在东西两市分别购买到了白色的粗布和黑色的细纱。
- 译文:我在东市购买了白色的粗布,在西市买了黑色的细纱。
第六至第八句关于读书和学业的描写(“三年游太学,读易司成馆。春晖一何长,草心一何短。” “阳城弟子有何蕃,优诏特许儿南还。”)
- 译文:在这三年的读书生涯中,我学习了《周易》,并受到了司成馆老师的指导。春天的阳光是多么长久,而我对学问的渴望也是多么迫切。
- 注:“阳城弟子有何蕃”,指阳城的弟子何蕃,因皇帝的特别恩典而被特许回到自己的家乡。
第九至第十二句描绘归家的欢乐场景(“堂前灵鹊频报喜,飞傍宜男花树间。”“父母闻儿归,黄色浮双眉。”)
- 译文:堂前的喜鹊频繁地报喜,它们围绕着宜男的花朵飞翔。我的家人听说了我归来的消息,他们的脸上露出了欣喜的笑容。
- 注:“宜男花”,一种寓意子孙满堂的花卉。
第十三至第十七句描述家中的喜悦和兄弟姐妹的反应(“大兄闻弟归,出郭身欲飞。小弟见兄归,持觞细割黄金鸡。入门快意无不足,城中少年徒碌碌。大江水落秋风生,儿留三月还复行。”)
- 译文:我大哥听说弟弟回来,他迫不及待地想要出门迎接。小弟弟见到哥哥归来,拿着酒杯细细地宰杀了一只金色的鸡。家里充满了快乐和满足,城中的年轻人都显得平庸无奇。
- 注:“黄金鸡”,一种珍贵美味的鸡肉。
第十八句“九天阊阖五云近”
- 注释:天上的九重宫阙(天门)敞开了,云雾缭绕。
- 译文:天空中的九重宫阙敞开了,云雾环绕其间。
最后三句表达了对家乡和亲人深切的思念以及对未来生活的期待和憧憬(“万方冠冕朝玉京,老眼复见黄河清。黄河清,四海一。”)
- 译文:全国都在庆祝胜利,我的双眼再次看到了黄河的清澈。黄河之水澄清,天下太平。
- 注:“玉京”,古代传说中天帝所居之地,此处指代京城或朝廷。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作者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对亲人的不舍以及对未来的期待。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古典诗歌中表达亲情和乡愁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