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莫采菊,北山莫移文。
西山食薇终不饱,听我且歌东山之白云。
白云宛在山之下,卜得陂坑葬郎罢。
三年返哺学慈乌,千里按图求骏马。
关山漫漫霜露多,谷口秋风吹女萝。
侧身南望不归去,白发倚门愁奈何。
东山之图不盈尺,时见山头白云白。
山有荔枝江有鱼,儿在天涯重相忆。
只今冠佩登鹓行,谁种忘忧当此堂。
安得仙人缩地诀,日日称觞慈母傍。
【注释】
- 南山莫采菊:不要在南山里采摘菊花。南山:指东山,诗人自喻隐居之地。
- 北山莫移文:不要在北山里迁移文章。
- 西山食薇终不饱:我在西山采摘薇菜吃,但总是吃不饱。
- 白云宛在山之下:白云就像在山下一样。
- 卜得陂坑葬郎罢:我占卜得到一块墓地埋葬了你的丈夫。
- 三年返哺学慈乌:我效仿乌鸦三年来哺育母亲。
- 千里按图求骏马:我千里迢迢按照地图寻找好马。
- 关山漫漫霜露多:关山重重,寒风凛冽,霜露满地。
- 谷口秋风吹女萝:在谷口吹起秋天的风,吹动女萝。
- 侧身南望不归去:我侧身向南眺望,却无法回去。
- 白发倚门愁奈何:白发人倚靠在门口,忧愁无奈。
- 东山之图不盈尺:东山的画像只有一尺大小。
- 时见山头白云白:时时看到山上的白云白白地飘浮。
- 山有荔枝江有鱼,儿在天涯重相忆:山上有荔枝,江中有鱼儿,我的孩子现在远在他乡,让我更加思念他。
- 只今冠佩登鹓行:如今我都戴着官帽,穿上礼服,位列朝廷之上。
- 谁种忘忧当此堂:是谁种下了忘忧树,放在我的书房?
- 安得仙人缩地诀,日日称觞慈母傍:怎样才能得到仙人的缩地法术,每天能和慈母在一起饮酒作乐呢?
【赏析】
《题东山清隐图》是唐代著名诗人孟浩然的一首五言绝句。该诗描绘了作者对故乡、亲人和美好生活的怀念之情,同时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全诗意境优美,语言简练,情感真挚。
首联“南山莫采菊,北山莫移文”,以南山与北山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南山和北山分别代表了作者的理想和现实。南山代表着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而北山则代表着束缚和限制。诗人通过对这两个地方的描述,暗示了自己内心的矛盾和挣扎。
颔联“西山食薇终不饱,听我且歌东山之白云”,进一步描绘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喜爱和向往。西山上的薇菜虽然美味可口,但始终无法满足作者的内心需求。而东山的白云则象征着一种宁静、和谐的生活状态。在这里,诗人通过对比西山和东山,表达了自己对于自然美景的深深眷恋,以及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
接下来的内容,诗人通过丰富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描绘了一幅幅美丽的画面。从西山到东山,从食薇到唱歌,从白云到坟墓,从归来到离别,从白发到相思,每一个画面都充满了诗意和哲理。这些画面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也表达了他对人生、命运和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
尾联“东山之图不盈尺,时见山头白云白”以及“谁种忘忧当此堂,安得仙人缩地诀”,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渴望。东山的画像虽然很小,但却时刻映照在他的心中。他希望能够找到一种方法,让自己和家人能够回到那片充满美好回忆的地方。这种渴望不仅是对物质生活的追求,更是对精神寄托和心灵安宁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山水、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生活和人生的深刻认识和感悟。它既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又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意味。这首诗是唐代诗歌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