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元净,字无象,于潜(今浙江临安西)人,俗姓徐。
年十岁出家,十八学于天竺慈云师,二十五岁赐紫衣及辩才号,后退居龙井寿圣院。
哲宗元祐六年卒,年八十一。
事见《咸淳临安志》卷七○、《栾城后集》卷二四《龙井辩才法师塔铭》。
今录诗十八首。
生卒年:1011-1091
释元净,字无象,于潜(今浙江临安西)人,俗姓徐。
年十岁出家,十八学于天竺慈云师,二十五岁赐紫衣及辩才号,后退居龙井寿圣院。
哲宗元祐六年卒,年八十一。
事见《咸淳临安志》卷七○、《栾城后集》卷二四《龙井辩才法师塔铭》。
今录诗十八首。
生卒年:1011-1091
【注释】: 1. 脱下娘生裤,还归不动尊:脱下娘生裤(指婴儿),还归不动尊(指婴儿)。 2. 万缘具顿罢:一切缘分都一下子结束了。 3. 一路涅槃门:通向涅槃的道路。 4. 大海波澜息:大海的波浪平息了。 5. 青天绝点云:天空中没有一点云。 6. 披毛同异类:披着毛发的生物和不同类的动物。 7. 无刹不分身:没有刹那的时间。 【赏析】: 这首诗写一牛在山路上行走
【注释】 混沌不分处,三缘未合时:三缘,指佛、法、僧。“混沌”,指佛性。“三缘未合”,即三乘教尚未形成,众生的佛性尚未显现出来。 神通难可测,佛眼莫能窥:神通,指佛教中所说的神通,具有预知未来和超常的能力。“佛眼”,指佛的眼睛,能够洞察一切。“莫能窥”,即无法用神通和佛眼来观察。 坦荡全躯白,安眠露地肥:指修行者全身洁白无瑕,如同莲花一般,安详地安息在大地之上,身体肥胖而显得丰满。 为耽春色好
【注释】 ①清献:指赵清献公赵抃,名抃,字阅道,成都华阳(今四川成都)人。宋仁宗天圣五年(1027年)进士,曾任成都判官、成都县令、成都府知府等职。嘉祐四年(1059年),因谏议朝政被贬为郴州团练副使,徙封淄川郡侯。后任杭州通判,再改知陈州,又移任郓州。元丰元年(1078年),因上书劝谏新法遭贬,谪居惠州,后又移往儋州。晚年定居于广州,自号“清献”。卒谥清献。②南极星临:即南斗星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郢的作品。下面是对每一句的解释和赏析,以及关键词的注释: 龙井新亭(第1-2句): - 暇政去旌旆:在闲暇的时候离开了政务。 - 杖策访林邱:拿着手杖去访求山林的隐者。 - 人惟尚求旧:人们总是怀念过去的人。 - 况悲蒲柳秋:更何况秋天的蒲柳让人感到悲伤。 云谷一临照,声光半载留(第3-4句): - 云谷:指山名。 - 临照:照耀。 - 声光:这里比喻景色的美丽。 - 半载
【诗句注释】: 1. 改换毛衣了,从兹不自由:指牛已经换上了新毛衣。从此不能像以前那样随意奔跑了。 2. 只知今日事,忘却旧时牛:只知道今天的事情而忘记了曾经的牛。 3. 步步虽同辙,昂昂不转头:虽然步调一致,但仍然昂首前进,不回头思考。 4. 四山成隔阔,相逐没时休:四周的山脉变得辽阔,它们追逐着我,我无法停下脚步。 【译文】: 改换了新毛衣,从此不能自由奔跑,只知道今天的事务
【注释】 1. 四牛图:唐张南史作。四首诗分别画了四个场景,此为第三首。 2. 瞥尔:忽然之间。家栏:指牛栏。 3. 回头识得伊:回头看见它。识得:识别。 4. 常管带:常常照看、照料。 5. 取次:任意。横骑:指横着骑在牛背上。 6. 似客归家日:像客人回家的日子。 7. 如儿得母时:像孩子得到母亲的照顾。 8. 平田荒草里:平坦的田野上,长满了野草。 9. 哩啰哩(lí luó lǐ)
诗句释义与赏析: 第一句:“春去春来冬复冬” - 翻译: 春天过去,春天又回来;冬天过去,冬天又回来。 - 注释: “春去春来”指时间的流转,四季更替;“冬复冬”指冬季的循环往复。 - 赏析: 此句描绘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无常的感慨。 第二句:“几思虚论未缘逢” - 翻译: 几次想要深入地谈论,却因为没有缘分而未能相遇。 - 注释: “虚论”指没有实际意义、空洞的讨论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句内容,理解所用典故,了解诗人的思想情感,在此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作答。 译文:我心如止水般平静,这道理是说给你听的。寒云嵌着亭子,独自有月亮照着雪地。 注释:寂室:寂静无声的房间。“心寂寂”句意为:我的心像止水一样平静;“此意”句意为:这个道理是我对你讲出来的。(“寒云”“月照雪”二句,写景中寓情,以景衬心)。 赏析
偈的注释 - 偈,是佛教的一种文体。 - 要行便行,要坐便坐:表示随遇而安,自由自在。 - 六处神通:指佛家所说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 - 是个什么:表示无法理解或解释。 - 把定时一物不为:表示在特定时刻,事物不会发生变化。 - 放行时杀人放火:表示在特定时刻,可以随意进行各种行为。 译文 要行便行,要坐便坐。 六处神通,是个什么。 把定时一物不为,放行时杀人放火。 赏析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独尔群山里” - 解释:形容狮子峰在众多山脉中显得格外独特或突出。 2. “人称狮子峰” - 解释:因为其雄伟的姿态,被当地人或游客称为“狮子峰”。 3. “无心自哮吼” - 解释:“哮吼”是狮子的叫声,这里比喻狮子峰自然而宏伟的声响,没有刻意为之。 - 关键词注释:哮吼(狮子的叫声)。 4. “显晦烟云中” - 解释:狮子峰在云雾缭绕的环境中显得更加神秘莫测。
宋梓州铜山人,字太简。 太宗太平兴国五年进士第一。 为将作监丞,通判升州。 淳化中累迁翰林学士承旨,多言时政阙失。 历知审官院、审刑院,迁给事中,拜参知政事。 至道元年,出知邓州,移陈州。 才思敏赡,以文章知名,熟谙翰院故实,旁通释典。 卒谥文宪。 有《文房四谱》、《续翰林志》及文集。 生卒年
苏钦,字伯臣,一字伯承(清乾隆《仙游县志》卷二九),仙游(今属福建)人。 徽宗宣和六年(一一二四)进士,调惠州录事参军。 历知闽清、闽县、新建县。 高宗绍兴二十四年(一一五四),擢知巴州(《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六七)。 二十八年,知阆州,寻除利州路转运判官、转运使,卒于官。 有《两汉提要》十卷(《仙游县志》卷三三),已佚。 事见《莆阳文献》列传第一八。 今录诗十首。 生卒年:?-
释元净,字无象,于潜(今浙江临安西)人,俗姓徐。 年十岁出家,十八学于天竺慈云师,二十五岁赐紫衣及辩才号,后退居龙井寿圣院。 哲宗元祐六年卒,年八十一。 事见《咸淳临安志》卷七○、《栾城后集》卷二四《龙井辩才法师塔铭》。 今录诗十八首。 生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