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浦今朝暗,秋风昨夜清。
山川不改色,雾雨□飞轻。
出处妨吾道,嵚崎见物情。
系舟思范蠡,迢递越王城。

【注释】

  1. 秋:秋季,一年中天气最冷的季节。
  2. 今:指现在。
  3. 暗:暗淡无光。
  4. 清:凉爽。
  5. 山川:山和川。
  6. 不变:指山的青翠、水的碧波不因季节而改变。
  7. 雾雨□(xián)轻:雾和雨轻盈地飘动。
  8. 出处:进退出处,比喻人的去留。
  9. 妨吾道:妨碍了我追求大道的道路。
  10. 嵚崎(qīn jī):山势高峻不平。
  11. 物情:人情世态。
  12. 范蠡:春秋时越王勾践的宰相,曾辅助勾践雪耻灭吴。后辞官隐居。
  13. 迢递:遥远,曲折连绵不断。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孟浩然在秋天游览江浦时所作。诗中描绘了秋天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首句“入秋”点题,直接进入主题。“江浦今朝暗”,描绘了江浦今秋的景色,暗喻着秋天的到来。“秋风昨夜清”,则描绘了秋风拂过的景象,使人感到清爽宜人。这两句通过对比手法,突出了秋天的特点。

第二句“山川不改色”,进一步描绘了秋天的景色特点。这里以“不改色”来形容青山绿水在秋天依然保持着原有的色彩,给人以美好的感受。同时,这句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第三句“雾雨□(xián)轻”,描绘了秋天的云雾和雨滴飘洒的场景。这里的“雾雨□轻”形象生动,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清新脱俗的世界之中。

第四句“出处妨吾道”,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道路的思考。这里的“出处”既指个人的进退出处,也暗示着人生的得失荣辱。诗人在这里感叹人生道路上的艰辛与曲折,表达了自己对于人生态度的思考。

第五句“嵚崎见物情”,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于自然景观的感悟。这里的“嵚崎”形容山峰高峻,而“物情”则指人情世态。诗人通过观察自然界的变化,领悟到了人情世态的道理。

最后一句“系舟思范蠡”,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人物的怀念之情。这里的“范蠡”指春秋时期的越王勾践的宰相范蠡,他在帮助勾践复国之后,选择隐居江湖。诗人通过思念范蠡,表达了自己对于淡泊名利、追求自由的生活态度的向往。

全诗以描绘秋天景色为线索,通过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人生态度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理想的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