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百岁忧,所忽在旦暮。
今夕不知明,茫茫竟何去。
为乐贵及时,景短心难御。
神仙如可求,执鞭亦欣慕。
缑氏山头鹤,到今过几度。
寸阴良足惜,莫以昔人误。
宣尼叹逝水,岂为遨游故。
崇德在尔躬,绝续起深惧。

注释:

  • 百岁忧:《诗经》中有“思无邪”一章,其中有一句是“百尔所思,不如我所之。”这里的“所思”就是忧愁。
  • 旦暮:早晨和晚上,泛指一天之中的时间。
  • 今夕不知明:今天晚上不知道明天会怎样。
  • 茫茫:迷茫、茫然的样子。
  • 执鞭:拿着马鞭。古代臣子拜见君王时,要手持马鞭,所以这里用“执鞭”代指为臣子的身份。
  • 缑氏山头鹤:传说中缑氏山上有一只白色的仙鹤,因为不食人间烟火,所以长寿。
  • 寸阴:一寸光阴,比喻时间。
  • 昔人:过去的人们,即自己。
  • 宣尼:孔子,名丘。
  • 崇德:尊重品德。
  • 绝续:断绝或延续的意思。
    赏析:
    这首诗是《古诗十九首》中的第十五首,诗人通过描写自己的生活经历,表达了对时间的珍惜和对人生的态度。
    诗的开头两句“人有百岁忧,所忽在旦暮”,意思是说每个人都有百年的忧虑,但最大的忧虑往往在于旦暮之间。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认为人生短暂,应当珍惜每一个瞬间。
    接下来的几句“今夕不知明,茫茫竟何去”,则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对于未来的迷茫和无助。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内心的焦虑和不安,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于未来的恐惧和担忧。
    接下来的两句“为乐贵及时,景短心难御”,则是诗人对于及时行乐的态度。他认为人生短暂,应当把握当下,尽情享受生活的美好。然而,由于时光易逝,他的心境变得难以控制,因此无法真正地享受生活。
    诗人转向了神仙世界,“神仙如可求,执鞭亦欣慕”,表示他对于神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他认为神仙是可以寻求的,而成为神仙也是一种令人欣羡的事情。
    诗人又回到了现实的生活中,“缑氏山头鹤,到今过几度”,描述了自己曾经见到过的一只白色的仙鹤。这句诗既是对现实的感慨,也暗含了诗人对于长生不老的追求。
    接下来的几句“寸阴良足惜,莫以昔人误”,则是诗人对于时间的看法。他认为每一刻的时间都值得珍惜,不应该像过去的人一样浪费光阴。这是诗人对时间的珍重,也是他对人生的反思。
    最后两句“宣尼叹逝水,岂为遨游故”,则是对孔子的评价。他认为孔子感叹逝水,并不是因为他想要遨游四方,而是因为他对于人生无常、世事变迁的感慨。这是诗人对孔子的理解,也是他对人生的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诗人的生活经历的描绘,表达了他对人生的理解、态度和价值观。他既珍惜时间,又追求长生不老;既重视现实,又向往神仙世界;既珍视过去,又反思当下;既尊重品德,又关注人生。这些都是诗人对于人生的深刻洞察和独特见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