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雪覆层巅,冬夏常一色。
群峰让独雄,神君所栖宅。
传闻嶰谷篁,造律谐金石。
草木尚不生,竹产疑非的。
汉使穷河源,要领殊未得。
遂令西戎子,千古笑中国。
老客此经过,望之长太息。
立马北风寒,回首孤云白。
【注释】
《望昆崙》:指诗人遥望昆仑山。昆崙:昆仑山,在中国西部青海、新疆、甘肃等省区。传说中为西王母所居之处。
积雪覆层巅:指昆仑山顶上积满了雪。
冬夏常一色:指无论冬夏,昆仑山顶的雪都是洁白如旧。
群峰让独雄:指昆仑山上其他山峰都矮小,只有这座山峰高大雄伟。
神君所栖宅:指昆仑山是西王母居住的地方。神君:神话传说中的神仙。栖宅:安身立业的地方。
传闻嶰谷篁:传说昆仑山下有嶰谷,那里长着竹子。
造律谐金石:指竹子的节律和谐,与金石相和鸣。
草木尚不生:指尽管昆仑山周围是高山峻岭,但山上仍然没有草木生长。
竹产疑非的:怀疑昆仑山是否出产竹子,因为昆仑山周围没有竹子生长。
汉使穷河源:汉代使者曾到过昆仑山探寻水源。
要领殊未得:指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寻找通往西域的道路,但未能找到昆仑山的路线。
西戎子:指居住在昆仑山周围的少数民族,如匈奴人、羌人和氐族人。
千古笑中国:指他们嘲笑中原王朝的无能,认为自己国家比中原更强大。
老客此经过:诗人自称是一位老客人,曾经路过昆仑山。
望之长太息:望着昆仑山,深深地叹息。
立马北风寒:站在昆仑山下,看着北风呼啸,感到寒冷刺骨。
回首孤云白:回头看着天边飘荡的白云,感到孤单寂寞。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在唐玄宗开元十三年(725)秋天,从长安出发,前往东都洛阳途中所作。当时李白正在游历天下,他游览了黄河以南的许多名山大川,也游历了长江以北的许多名山胜迹,因此他在这首诗中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全诗通过对昆仑山壮丽景色的描写,展现了作者豪迈的性格和远大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