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居不见山,披图得佳趣。
茆茨隐石根,槎桥入溪路。
欹崖势若飞,半岭开晴雾。
将非梦境中,或是曾游处。
如登华顶峰,稍识蔓菁渡。
振衣宁后期,松华满春树。
【解析】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全诗四句,前两句写画景,后两句写题诗。
第一句“城居不见山”,诗人身居城郭之中而看不到群山,这在诗人看来是十分可惜的,所以用“城居”和“不见山”来表现自己内心的遗憾之情。
第二句“披图得佳趣”。这里的“佳趣”,指的就是山的美景,也就是“城居”所不能看到的山的美景。
第三句“茆茨隐石根”,这句是说茅屋隐藏于石根之下,也就是“山居”才能看到的景象。
第四句“槎桥入溪路”,这里的槎桥,指的就是架设在溪流中的木桥,也就是“山居”才能欣赏到的景观。
第五句“欹崖势若飞”,这句是说倾斜的山崖就像飞翔一样,也就是“山居”才能感受到的气势。
第六句“半岭开晴雾”,这句是说半山腰处开有晴朗的云雾,也就是“山居”才能体会到的境界。
第七句“将非梦境中”,这句是说这景象并非梦中所见,也就是说,这是真实的山景,是“山居”才能领略到的美妙景色。
第八句“或是曾游处”,这句是说可能是曾经游过的地方,也就是“山居”才能体会的感受。
第九句“如登华顶峰”,这句是说好像登上了华岳之巅,也就是“山居”才能体会到的感受。
第十句“稍识蔓菁渡”,这句是说稍微了解了蔓菁这个地名的含义,也就是“山居”才能体会的感受。
第十一句“振衣宁后期”,这句是说振衣而起的时候也许已经晚了,也就是说,“山居”才是最佳的选择。
最后一句“松华满春树”,这句是说满山遍野都是春天里的松树开花,也就是“山居”才能领略到的美好景象。
【赏析】
此诗描写了一幅幽深静美的山村风光图。首联“城居不见山,披图得佳趣”,写出了身居城中而看不到群山之憾。颔联、颈联则以“茅茨”“槎桥”等具体景物描绘了山居的清幽、宁静之美。末联以“振衣”、“松华”等意象,表达了诗人对山居生活的向往之情。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优美,给人以美的享受。